A. | 用15N標記某丙氨酸,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將出現放射性,而游離的核糖體無放射性 | |
B. | 給水稻提供14CO2,則14C的轉移途徑是:14CO2→14C3→(14CH2O) | |
C. | 給水稻提供14CO2,則其根細胞在缺氧環境有可能出現14C2H5OH | |
D. | 小白鼠吸入18O2,則在其尿液中可以檢測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 |
分析 1、用15N標記丙氨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質在細胞中的合成、運輸與分泌途徑;
2、用14CO2探究光合作用14C的轉移途徑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3、利用18O作為示蹤原子研究細胞呼吸過程中物質的轉變途徑,揭示呼吸作用的機理,例如,用18O標記的氧氣(18O2),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無放射性,即18O→H218O.
解答 解:A、利用15N標記某丙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將出現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離的核糖體上出現放射性,A錯誤;
B、給水稻提供14CO2,則14C在光合作用的轉移途徑大致是:14CO2→14C3→(14CH2O),B正確;
C、給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過程中的轉移途徑大致是:14CO2→14C3→14C6H12O6,根細胞在缺氧狀態下進行無氧呼吸時,14C6H12O6會分解形成14C2H5OH,C正確;
D、關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
所以18O2標記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現在水中,但是水又可以作為反應物,如果水作為反應物,那么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現在二氧化碳中,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實驗為素材,考查分泌蛋白、細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泌蛋白的過程,能對各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安慶八中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小組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堿性染料吡羅紅(派洛寧)可用于染色體染色
C.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D.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被多種病原體感染過的小鼠體內會產生多種效應B細胞 | |
B. | 經細胞融合后形成的單個雜交瘤細胞只能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 | |
C. | 用“抗原-抗體檢測法”可篩選出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 |
D. | 利用生物導彈治療癌癥就是利用了單克隆抗體清除癌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 | |
B. | 大腦皮層體溫調節中樞使皮膚血管舒張,散熱加快 | |
C. | 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使血漿的PH顯著降低 | |
D. |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進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濃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遺傳時與性別相關聯 | |
B. | 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體細胞內一定含有兩條異型的性染色體 | |
C. | 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體細胞若含兩條同型的性染色體則可記作XX | |
D. | 生物體細胞內的兩條性染色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蛋白質變性失活都是通過破壞肽鍵來實現的 | |
B. | “Tpel”能間接改變細胞內mRNA的種類 | |
C. | 形態結構發生改變的細胞一定是癌細胞 | |
D. | 癌變前后,細胞內的基因組成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菜中含有的纖維素能夠被人類吸收利用 | |
B. | 雞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 | |
C. | 面包中含有的淀粉不能作為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 | |
D. | 雞蛋中含有的蛋白質可直接承擔人體的生命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