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生物組織中化合物的鑒定:(1)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3)脂肪可用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鑒定,呈橘黃色(或紅色).(4)淀粉遇碘液變藍.
2、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提取色素時需要加入無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鈣(防止色素被破壞);分離色素時采用紙層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著層析液擴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結果是觀察到四條色素帶,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綠素b(黃綠色).
解答 解:(1)檢測還原糖實驗中,所選實驗材料應該富含還原糖且顏色較淺,因此西瓜汁和梨汁比較,適宜用來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理想材料是梨汁.
(2)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壞.四種光合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著層析液向上擴散的速度也不同,其中擴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胡蘿卜素.
(3)蛋白質用雙縮脲試劑鑒定,出現紫色反應.
(4)用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應隨機取樣.
故答案為:
(1)梨汁
(2)防止色素被破壞 胡蘿卜素
(3)雙縮脲
(4)隨機
點評 本題考查檢測還原糖實驗、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檢測蛋白質實驗、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4溶菌酶低溫處理后恢復到最適溫度,較處理前酶的活性明顯降低 | |
B. | T4溶菌酶在溫度較高時易失去活性是因為肽鏈斷裂 | |
C. | 蛋白質工程可以制造新蛋白質或改造現有蛋白質 | |
D. | 耐熱的T4溶菌酶是一種直接制造出的新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 | |
B. | 酶與激素的合成 | |
C. | 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受體結合 | |
D. | 脂肪在消化道內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狀腺細胞內的代謝過程中產生了H${\;}_{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來自于氨基酸的-COOH | |
B. | 細胞內的碘濃度遠遠高于血漿中的碘濃度,這表明a是主動運輸過程 | |
C. | 上圖中與③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為相似的是高爾基體,用含3H標記的氨基酸注射到該細胞中,則出現3H的部位依次為①③②⑥⑤④ | |
D. | 與c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是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聯會、復制、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分離、著絲點分裂 | |
B. | 復制、聯會、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分離、著絲點分裂 | |
C. | 復制、四分體、聯會、同源染色體分離、著絲點分裂 | |
D. | 聯會、復制、四分體、著絲點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湖州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TP被喻為生物體的“能量貨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TP中的A指的是腺嘌呤
B.ATP與ADP的互相轉化可以實現能量的儲存和釋放
C.在細胞內ATP與ADP的轉化不需要酶催化
D.ATP在生物體內的含量很高,從而保證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持續供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