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地 | 海拔(m) | 狼毒 | 西北針茅 | 群落 | ||||
高度(cm) | 蓋度(%) | 密度(株/m2) | 密度(株/m2) | 高度(cm) | 豐富度 | 優勢種 | ||
Ⅰ | 2615 | 16.59 | 18.20 | 4.3 | 52 | 19.8 | 12 | 西北針茅 |
Ⅱ | 2610 | 21.22 | 38.41 | 5.3 | 37.5 | 17.1 | 12 | 西北針茅 |
Ⅲ | 2632 | 24.30 | 52.32 | 9.2 | 42 | 11.37 | 14 | 狼毒 |
Ⅳ | 2627 | 24.45 | 65.45 | 10.7 | 21 | 10.5 | 16 | 狼毒 |
分析 1、種群的特征包括數量特征和空間特征,種群的數量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其中,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對種群數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年齡組成可以預測一個種群數量發展的變化趨勢.
2、調查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和標記重捕法,其中樣方法適用于調查植物和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而標記重捕法適用于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此外,統計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方法通常有兩種: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
3、群落的演替類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巖、冰川泥.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發芽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
解答 解:(1)植物種群的特征包括數量特征和空間特征,群落中西北針茅和狼毒的關系為競爭.
(2)狼毒種群密度隨草地退化而增加,種群高度也表現出(逐漸)增大的趨勢;西北針茅種群密度和高度表現出不一致的變化趨勢.
(3)表格中統計該群落豐富度的方法是記名計算法,西北針茅草地發生演替的類型為次生演替;在草原保護中進一步將休牧變為圈養,此措施對水土的保持作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故答案為:
(1)數量 空間 競爭
(2)增加 上升 不一致
(3)記名計數法 次生演替 間接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種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都需用CO2培養箱 | B. | 都需用液體培養基 | ||
C. | 都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 D. | 都可體現細胞的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培養液中唯一氮源 | 14NH4Cl | 15NH4Cl | 14NH4Cl | 14NH4Cl |
繁殖代數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兩代 |
培養產物 | A | B | B的子I代 | B的子Ⅱ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離心 | |||
離心結果 | 僅為輕帶(14N/14N) | 僅為重帶(15N/15N) | 僅為中帶(15N/14N) | $\frac{1}{2}$輕帶(14N/14N) $\frac{1}{2}$中帶(15N/14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結構物質 | |
B. | 催化、運輸、免疫等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 |
C. |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者 | |
D. | 調節細胞和生物體新城代謝的重要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患者為男性,是由母方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異常卵細胞所致 | |
B. | 患者為男性,是由父方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異常精子所致 | |
C. | 患者為女性,是由母方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異常卵細胞所致 | |
D. | 患者為女性,是由父方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異常精子所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