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組技術,是指按照人們的意愿,進行嚴格的設計,并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基因等技術,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從而創造出更符合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品.
2、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質能在生態系統中循環往復,分層分級利用;
(2)物種多樣性原理:物種繁多復雜的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抵抗力穩定性;
(3)協調與平衡原理:生態系統的生物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力(環境容納量)的限度;
(4)整體性原理:生態系統建設要考慮自然、經濟、社會的整體影響;
(5)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要通過改善和優化系統結構改善功能;
系統整體性原理:系統各組分間要有適當的比例關系,使得能量、物質、信息等的轉換和流通順利完成,并實現總體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解答 解:(1)甲、乙原生質體經誘導融合完成的標志是形成新的細胞壁.人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化學方法一般用 聚乙二醇(或PEG)作為誘導劑.
(2)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應該含有啟動子,即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以驅動目的基因的轉錄.
(3)體外受精是對體內受精的模擬操作,首先對實驗動物用超數排卵激素處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待精子獲能后,可以在 獲能溶液或者專用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
(4)我國西北一些地區年降雨量少,適宜種植灌木和草,卻被硬性規定種植屬于喬木的楊樹,致使許多地方的楊樹長成半死不活狀,其失敗的原因主要是違背了協調與平衡原理.
(5)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主要體現在生物安全、環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
故答案為:
(1)長出新的細胞壁 聚乙二醇(或PEG)
(2)RNA聚合 啟動子
(3)超數排卵 獲能溶液
(4)協調與平衡
(5)環境安全
點評 本題考查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態工程的原理,要求考生識記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識記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空間特征有隨機、集群、均勻分布等 | |
B. | 火災過后的森林發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 |
C. | 人們進行除草、治蟲的目的是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 |
D. | 熱帶雨林營養結構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強,恢復力穩定性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聯考(10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7米高和一個5米高的植株雜交,子代都是6米高。在F2代中,7米高植株和5米高植
株的概率都是1/64。假定雙親包含的遺傳基因數量相等,且效應疊加,則控制植株株高的基因有
A.1對 B.2對
C.3對 D.4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iPS細胞遺傳信息與人體肌肉細胞相同,其增殖過程中關鍵基因能夠復制 | |
B. | 過程①②③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圖示過程體現了iPS細胞的全能性 | |
C. | 關鍵基因表達過程將改變肌肉細胞的細胞質環境,使細胞功能趨向專門化 | |
D. | 用此技術得到的新生器官進行器官移植,可解決器官不足和免疫排斥難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病毒時伴隨著活躍的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 |
B. | 記憶細胞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 |
C. | T細胞合成淋巴因子時需要3種RNA的共同參與 | |
D. | 漿細胞分泌的抗體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聯考(10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中,元素組成相同的是
A.血紅蛋白、葉綠素
B.質粒、原癌基因
C.脂肪、甲狀腺激素
D.ATP、麥芽糖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黃石市高三上學期9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人體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過程的示意圖,圖中①—⑥為各個時期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⑤與⑥的基因型相同,mRNA的種類也相同
B.③④細胞的形成過程中發生了基因分離和自由組合
C.與①相比,②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增大,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能力增強
D.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則其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為DNA→RNA→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