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生態系統的成分:包含非生物成分(無機鹽、陽光、溫度、水等)和生物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2、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同一種生物在不同食物鏈中,可以占有不同的營養級.
植物(生產者)總是第一營養級;植食性動物(即一級/初級消費者)為第二營養級;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所處的營養級不是一成不變的.
3、每個營養級固定的能量有四個去向:流向下一營養級(最高營養級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動的特點是逐級遞減.能量的傳遞效率在10%~20%之間.
解答 解:(1)據圖A分析可知,共有8條食物鏈,若由于某種原因蛇突然全部死亡,鼠大量繁殖,則短期內鷹的數量將增加.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鏈是最短的食物鏈,即植物→鼠→貓頭鷹.
(2)根據食物鏈:戊→己→甲→丁,戊→甲→丁,戊→庚→丁,若一種生物攝食兩種下一營養級的生物,且它們被攝食的生物量相等,則丁從戊→庚→丁增重的重量為5kg,則戊的重量為5kg÷10%÷10%=500kg,丁從戊→己→甲→丁增重的重量為2.5kg,則戊的重量為2.5kg÷10%÷10%÷10%=2500kg,丁從戊→甲→丁增重的重量為2.5kg,則戊的重量為2.5kg÷10%÷10%=250kg,因此合計為500kg+2500kg+250kg=3250kg.
(3)圖D中,假設在每種較高營養級的生物從來源不同的途徑獲得的能量相等,設最多能使鷹增重Xkg,則消耗草的生物量為($\frac{X}{2}$÷20%÷20%+$\frac{X}{2}$÷20%)÷2÷20%+($\frac{X}{2}$÷20%÷20%+$\frac{X}{2}$÷20%)÷2÷20%÷20%=900kg,解得X=4,故最多能使鷹增重4kg.
(4)圖D中,假設每種較高營養級生物的能量來源比例不知道,每種較低營養級流向下一營養級的能量比例也不知道,要使鷹增重1kg,則至少需要消耗草1÷20%÷20%=25kg.
(5)圖C中,假設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為a,則丙從甲→丙途徑獲得的能量為a×(1-X)×20%,丙從甲→乙→丙途徑獲得的能量為a×X×20%×20%,根據題干中的條件可知:a×(1-X)×20%+a×X×20%×20%=A,解得a=$\frac{25A}{5-4x}$,因此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frac{25A}{5-4x}$.
故答案為:
(1)8 增加 植物→鼠→貓頭鷹
(2)3250
(3)4
(4)25
(5)$\frac{25A}{5-4x}$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掌握各組成成分之間的關系,能正確判斷圖中各成分的名稱;識記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及過程,掌握能量傳遞效率的相關計算,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選擇了山柳菊作為實驗材料 | |
B. | 先研究一對相對性狀,成功后再研究多對相對性狀 | |
C. | 對實驗結果進行了統計學分析 | |
D. | 設計了測交實驗對假設進行驗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基因型 飼喂條件 | Aa | aa | |
室溫(20℃) | 正常翅 | 正常翅 | 殘翅 |
低溫(0℃) | 殘翅 | 殘翅 | 殘翅 |
組別 | 雌性親本 | 雄性親本 | 子代飼喂條件 | 子代表現及數量 |
Ⅰ | ①殘翅 | ②殘翅 | 低溫(0℃) | 全部殘翅 |
Ⅱ | ③正常翅 | ④殘翅 | 室溫(20℃) | 正常翅91 殘翅89 |
III | ⑤殘翅 | ⑥正常翅 | 室溫(20℃) | 正常翅152 殘翅4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光照強度(mol光子/m2•s) | 0 | 25 | 50 | 100 | 150 | 350 | 500 | 600 | 800 | |
放氧速率 (mol/m2•s) | 藍藻 | -20 | -5 | -1 | 5 | 15 | 23 | 28 | 31 | 33 |
水綿 | -2 | -1.5 | 3 | 6 | 10 | 12 | 12 | 12 |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酵過程需要密閉條件 | |
B. | 兩菌種的細胞呼吸方式相同 | |
C. | CO2由兩菌種共同產生 | |
D. | 兩菌種細胞呼吸的場所均只為細胞質基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練習(九)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產國,為培養優良的品種,育種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實踐。請分析并回答:
(1)茄子晚開花(A)對早開花(a)為顯性,果實顏色有深紫色(BB)、淡紫色(Bb)與白色(bb)之分,兩對基因自由組合。選擇基因型AABB與aabb的植株為親本雜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 種表現型,其中晚開花深紫色果實的植株占 。
(2)青枯病是茄子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對易感青枯病(t)為顯性,基因T、t與控制開花期的基因A、a自由組合。若采用二倍體早開花、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與四倍體晚開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種子為育種材料,在短時間內培育出純合的二倍體早開花、抗青枯病茄子,則主要步驟為:
①第一步:種植四倍體晚開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取 ,獲得基因型為AATT的子代;
②第二步:以基因型 的茄子為親本雜交,得到F1(AaTt);
③第三步:種植F1, ,獲得純合二倍體,從中選出表現型為早開花、抗青枯病的茄子。此過程依據的主要遺傳學原理是基因重組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