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 B. | ![]() | C. | ![]() | D. | ![]() |
分析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生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解答 解:A、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一對雜合,一對純合,所以該個體自交后代表現型比例為3:1,A錯誤;
B、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屬于連鎖,所以該個體自交后代表現型比例為3:1,B錯誤;
C、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兩對基因都雜合,所以該個體自交后代表現型比例為9:3:3:1,C正確;
D、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一對純合,一對雜合,所以該個體自交后代表現型比例為3:1,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減數分裂、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需將制作好的臨時裝片在0℃下處理36h | |
B. | 卡諾氏液處理根尖后,需要用體積分數95%的酒精沖洗2次 | |
C. | 調查某種人類遺傳病的傳遞方式時,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調查 | |
D. | 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最好選取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①以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催化該過程的酶是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 |
B. | 活化的蛋白激酶A進入細胞核與RNA運出細胞核均穿過兩層生物膜 | |
C. | 推測靶基因轉錄的模板鏈上相應位置的堿基C→A,從而導致功能蛋白A相關序列丟失 | |
D. | 靶基因表達的機理是活化的蛋白激酶A進入細胞核直接使靶基因活化進而表達出相,關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內質網膜會形成小泡,把附著在其上的核糖體中合成的蛋白質包裹起來,隨后小泡離開內質網向高爾基體移動并最后與之融合 | |
B. | 在植物有絲分裂的前期,核膜開始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絲分裂的末期,這些小泡會聚集成一個細胞板,進而形成新的細胞壁 | |
C. | 在動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細胞中,含有一些由高爾基體斷裂形成的,由單位膜包被的小泡,稱為溶酶體 | |
D. | 剛分裂形成的植物細胞中只有很少幾個分散的小液泡,隨著細胞的長大,這些小液泡就逐漸合并發展成一個大液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蜥蜴活動地點離石頭越遠,被天敵捕食的風險越小 | |
B. | 隨著蝗蟲種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間的競爭將會減弱 | |
C. | 距石頭的遠近是引起該群落垂直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 | |
D. | 在該系統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物質都可以循環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省高三上學期五校協作體期初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甲表示某自然保護區的能量流動過程〔單位為103kJ/(m2·y)〕,A、B、C、D代表不同類型的生物,每一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為E1、E2兩部分。圖乙表示某一種野生動物的數量變化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C代表______ ,E2散失到環境中的形式是______。
(2)E1代表的含義___________ 。
(3)為了保證各營養級能量的需求,隨著營養級升高,人為輸入的有機物應該______ ,圖中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4)生態學上有“中度干擾”假說,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受到中等程度干擾時,由于它們具備_______ 能力,能夠維持自身的相對穩定,人類無需參與。但是超過6級的地震災害對于生態系統來說卻是災難性的,這說明_______ 。
(5)乙圖AB段表示地震后該動物數量急劇下降,決定其數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__ 。D點后一般采用_____ 方法對該種群進行數量調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