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蜥蜴活動地點離石頭越遠,被天敵捕食的風險越小 | |
B. | 隨著蝗蟲種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間的競爭將會減弱 | |
C. | 距石頭的遠近是引起該群落垂直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 | |
D. | 在該系統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物質都可以循環利用 |
分析 據圖中數據可知,隨距石頭的距離加大,蜥蜴數量減少,蝗蟲數量增多,而非禾草植物明顯降低,故說明距石頭的遠近是引起該群落水平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
解答 解:A、蜥蝎活動地點離石頭越遠,越不利于躲避天敵,被天敵捕食的風險就越大,A錯誤;
B、隨著蝗蟲種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減少,兩者之間的競爭將會降低,B正確;
C、據圖中數據可知,隨距石頭的距離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頭的遠近是引起該群落水平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C錯誤;
D、物質循環是指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物質是循環利用的,D錯誤.
故選:ACD.
點評 本題結合圖表考查了群落的空間結構的分布,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試題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如果甲、乙都是蔗糖溶液,甲的濃度低于乙,則液面a會下降,液面b會上升 | |
B. | 如果甲、乙分別是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兩者的質量分數相同,則液面a會上升,液面b會下降 | |
C. | 當半透膜兩邊的滲透作用達到平衡時,甲、乙溶液的濃度不一定相等 | |
D. | 當半透膜兩邊的滲透作用達到平衡時,甲、乙溶液的滲透壓一定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植株一定是三倍體 | |
B. | 該植株一定是單倍體 | |
C. | 該植株是高度不育的 | |
D. | 該植株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4個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類用秋水仙素處理的結果 | B. | 被子植物自身遺傳的結果 | ||
C. | 被子植物的內外環境驟變導致的 | D. | 被子植物自身變異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莘縣實驗高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中科學家的使用手段或技術顯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 )
A.科學家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
B.魯賓和卡門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
C.恩格爾曼證明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D.卡爾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莘縣實驗高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示植物根細胞在一定時間內吸收K+與某些條件之間的關系。縱坐標表示吸收的速率,橫坐標表示某個條件,假定其他條件均為理想狀態,則a、b、c、d四幅圖的橫坐標分別表示的條件正確的一組是 ( )
A.載體數量、溫度變化、氧氣濃度、光照條件
B.溫度變化、光照條件、載體數量、氧氣濃度
C.光照條件、載體數量、氧氣濃度、溫度變化
D.氧氣濃度、溫度變化、光照條件、載體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省高三上學期五校協作體期初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人體細胞呼吸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呼吸分解有機物釋放的能量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ATP
B.無氧呼吸不需要氧的參與,該過程與有氧呼吸完全不同
C.有氧呼吸產生的[H]在在線粒體內膜中與氧結合生成水,同時釋放大量能量
D.細胞供氧不足時,無氧呼吸可將糖類氧化為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