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實驗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隨NaCl溶液濃度的不同而不同
B.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可以用丙酮提取色素
C.雙縮脲試劑A、B混合均勻后加入豆漿中,溶液顯紫色
D.觀察細胞質流動的實驗,可用細胞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a)數目、核DNA分子(b)數目的柱形統計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時期染色體還未復制,核DNA已完成了復制 |
B.③時期核膜、核仁重建,細胞中部出現細胞板 |
C.①―→②表示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數目不變 |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體相互分離,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目也隨之減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DNA復制過程大致可以分為DNA復制的引發、DNA鏈的延伸和DNA復制的終止三個階段。如圖所示為DNA復制的部分示意圖。結合此圖,下列對遺傳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①在DNA復制過程中,與DNA母鏈相配對的堿基種類共有4種
②DNA解旋后,單鏈結合蛋白的作用可能是防止母鏈間重新形成氫鍵
③圖中a過程表明引物發揮作用后將會切去,使DNA堿基純化
④完成a、b、c過程應需要多種酶的催化才能完成
⑤與DNA復制過程相比,轉錄過程所需模板、原料、酶的種類等均不同
A.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動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敗葉為食。為探究蚯蚓對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實驗。
(1)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稱為____________。從生態系統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屬于__________,從生態系統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為促進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選擇4個樹種的葉片做了不同處理,于6~9月進行了室外實驗。每種葉片置于兩個盆中,與土壤混合均勻,將數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飼養,統計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結果如下表。
單位體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處理 | 蒙古櫟 | 楊 | 紅松 | 白樺 |
未分解葉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葉 | 7.20 | 9.42 | 8.71 | 5.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種群和群落的垂直分層現象都有助于緩解生物間的競爭 |
B.外來物種入侵某生態系統后形成一個種群,可能會造成該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降低 |
C.研究物種豐富度只能在群落層次進行,在種群和生態系統層次中均無法研究 |
D.流入人工高產魚塘生態系統的能量主要是該生態系統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些細菌能生長在乙醇(C2H5OH)或乙酸(CH3COOH)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中,科學家測定這兩種化合物穿過細菌細胞膜的速率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碳源的濃度/(mmol/L) | 轉運速率/(mol/min) | |
乙醇(C2H5OH) | 乙酸(CH3COOH) | |
0.1 | 2 | 18 |
0.3 | 6 | 46 |
1.0 | 20 | 100 |
3.0 | 60 | 150 |
10.0 | 200 | 18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的簡明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從已免疫的小鼠脾臟中獲得的效應T淋巴細胞 |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雜交瘤細胞的形成 |
C.③同時具有脾臟細胞和鼠骨髓瘤細胞的特性 |
D.④是經篩選培養獲得的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蛋白質由3條多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下列關于該蛋白質說法正確的是 ( )
A.形成該蛋白質時產生了N個水分子 |
B.該蛋白質中至少含有N個肽鍵 |
C.該蛋白質中至少含有3個游離的羧基 |
D.合成該蛋白質至少需要20種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