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錯誤的認識是
A.它是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經過不斷修定、補充與完善而形成的科學理論 |
B.種群密度的變化對其基因頻率的改變無影響作用 |
C.種群共用一個基因庫,它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
D.“突變”是指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肝臟可以將脂質吸收并轉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病因如下圖所示,這種疾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細胞膜上的脂質受體缺失 |
B.患者的消化道無法將脂質吸收到血液中,從而導致血脂濃度高 |
C.患者細胞內有脂質受體基因,不表達可能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
D.該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幾率相同,遺傳特點是代代相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表是龍眼和芒果兩種果樹在不同光照強度(其他條件相同且相對恒定)下的凈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據表可推測
A.光照強度為0.1時,龍眼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
B.光照強度為0.3時,芒果實際光合作用強度大于龍眼 |
C.光照強度小于0.6時,限制凈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葉綠素的含量 |
D.光照強度大于0.7時,限制凈光合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CO2濃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種群增長曲線的敘 述,正確的是()
A.環(huán)境阻力對種群增長的影響出現在d點之后 |
B.若此圖表示蝗蟲種群增長曲線,防治害蟲應在c點開始 |
C.若此圖表示草履蟲增長曲線,當種群數量達到e點后,增長率為0 |
D.一個物種引入新的地區(qū)后,開始一定呈“J”型增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突觸的描述,正確的是
A.每一個突觸小泡中只有一個神經遞質分子 |
B.興奮每傳遞一次都會導致突觸前膜的面積減小 |
C.興奮性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突觸后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外負內正 |
D.同一個體不同突觸的突觸后膜上遞質受體種類有差異的根本原因是遺傳物質的差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細胞進行細胞呼吸產生CO2的場所不一定是線粒體 |
B.人體中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一定能產生酶,可能會釋放神經遞質 |
C.DNA的主要合成場所是細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場所是細胞質 |
D.對白化病基因攜帶者而言,除成熟紅細胞外,其體內所有細胞均含有白化病的致病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人類遺傳病中,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維生素D佝僂病,妻子表現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現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紅綠色盲,從優(yōu)生角度考慮,甲、乙家庭應分別選擇生育( 。
A.男孩、男孩 | B.女孩、女孩 |
C.男孩、女孩 | D.女孩、男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所指的物質是指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化學元素
B.所說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
C.所說的循環(huán)是指物質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反復出現、循環(huán)流動
D.物質在循環(huán)過程中不斷遞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