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X神經元應位于下丘腦的水分平衡的調節中樞 | |
B. | 實驗中的A組比B組小鼠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多 | |
C. | A組實驗小鼠的下丘腦產生渴覺導致飲水增加 | |
D. | 光激活X神經元所誘導的飲水與口渴程度無關 |
分析 人體的水平衡調節過程:當人體失水過多、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
解答 解:A、X神經元應位于下丘腦的水分平衡的調節中樞,A正確;
B、實驗中的A組在光刺激前48小時限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B正確;
C、大腦皮層產生渴覺,C錯誤;
D、根據B組和C組的結果可知,光激活X神經元所誘導的飲水與口渴程度無關,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合實驗,考查了水分平衡調節及其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穩態與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通過體液定向運送到甲狀腺
B.人體遇冷時,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均可參與機體產熱調節
C.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濃度的調節,也受神經調節
D.飲水不足會引起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基因控制的性狀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狀 |
產生淀粉酶 | A:產生淀粉酶 a:不產生淀粉酶 |
Rh血型 | D:Rh陽性 d:Rh陰性 |
紅細胞形狀 | E:橢圓形細胞 e:正常細胞 |
A. | 母親正常減數分裂第一極體中的基因組成一定是aDe | |
B. | 他們的孩子不可能是Rh陰性 | |
C. | 他們的兒子可能出現橢圓形紅細胞概率為$\frac{1}{2}$ | |
D. | 他們有的孩子可能不產生淀粉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青蒿細胞存在控制青蒿素合成的核酸 | |
B. | 瘧原蟲是真核需氧生物 | |
C. | 青蒿素只破壞瘧原蟲細胞的膜結構而沒有破壞人體細胞的,說明瘧原蟲的膜結構的基本支架不是磷脂雙分子層 | |
D. | 中藥治病的機理正是因為中藥材中含有某些特殊的元素或化合物,保護其他生物具有和保護人類自身一樣的價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株葉面積(cm2) | 總葉綠素(mg•g-1) |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 胞間CO2濃度 (μmol•mol-1) | |
自然條件 | 2860 | 1.43 | 15.04 | 187 |
弱光條件 | 3730 | 1.69 | 4.68 | 30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赤霉素能促進細胞伸長 | B. | 細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 | ||
C. | 乙烯能促進果實的發育 | D. | 脫落酸能抑制細胞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 | |
B. | 種群增長的“S”型和“J”型曲線都是在$\frac{K}{2}$時種群數量增長最快 | |
C. | 群落演替過程中其結構越來越復雜,將來一定能形成森林 | |
D. | 調查某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所選擇的樣方數不影響調查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