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屬于細胞工程育種,其優點是能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 |
B. | 可以用滅活的病毒誘導兩種原生質體融合 | |
C. | 驅蚊草培育過程需要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將融合細胞培育成幼苗 | |
D. | 驅蚊草不能通過天竺葵和香茅草雜交而獲得是因為不同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 |
分析 1、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具體過程:
2、植物體細胞雜交和動物細胞融合的比較:
項目 | 細胞融合原理 | 細胞融合方法 | 誘導手段 | 用途 |
植物體細胞雜交 | 細胞膜的流動性,(細胞的全能性) | 去除細胞壁后誘導原生質體融合 | 離心、電刺激、聚乙二醇等試劑誘導 | 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獲得雜交植株 |
動物細胞融合 | 細胞膜的流動性 | 使細胞分散后,誘導細胞融合 | 離心、電刺激、聚乙二醇、滅活病毒等試劑誘導 | 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技術之一 |
解答 解:A、題中驅蚊草的培育采用了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屬于細胞工程育種,其優點是能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A正確;
B、誘導原生質體融合不能使用滅活的病毒,B錯誤;
C、驅蚊草培育過程需要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將融合細胞培育成幼苗,C正確;
D、驅蚊草不能通過天竺葵和香茅草雜交而獲得是因為不同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植物體細胞雜交的過程,要求考生識記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具體過程及意義,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雜交組合 | 染色體數及配對狀況 |
甲×乙 | 12條兩兩配對2條不配對 |
乙×丙 | 4條兩兩配對,14條不配對 |
甲×丙 | 16條不配對 |
A. | 觀察的子代細胞都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 | |
B. | 甲、乙、丙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分別是6條、8條、10條 | |
C. | 甲、乙、丙三個物種中丙和乙親緣關系較近 | |
D. | 用秋水仙素處理甲與丙的子代幼苗可能形成四倍體的新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下圖表示一神經細胞動作電位和靜息電位相互轉變過程中離子運輸途徑。該細胞受到刺激時,通過④途徑運輸離子,形成動作電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可知,②③途徑屬于主動運輸
B.④途徑的發生只能由電信號引起
C.正常情況下,離子的細胞外濃度高于細胞內
D.靜息時由于①途徑的作用,膜電位分布為內正外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葉綠體中的四種色素分布在葉綠體基質中 | |
B. | 四種色素均可溶于無水乙醇或水中 | |
C. | 四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丁 | |
D. | 發黃菠菜中色素含量顯著減少的是乙和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A中含有8條染色單體,此細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現細胞板 | |
B. | 圖A是觀察染色體形態的最佳時期 | |
C. | 圖C中的DNA含量為大于2C且小于4C的細胞,則處在B圖的G1期 | |
D. | 培養過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圖C中DNA含量為2C的細胞數量會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語言功能與語言中樞之外的中樞有關 | |
B. | 語言中樞位于大腦左半球外側面 | |
C. | 語言功能在語言中樞也有細致分工 | |
D. | 語言中樞是人類大腦所特有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性原細胞(精原或卵原細胞) | B. | 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 ||
C. | 減數第二次分裂中 | D. | 減數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2}$ | B. | $\frac{1}{4}$ | C. | $\frac{1}{8}$ | D. | $\frac{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