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對甲、乙兩個動物種群的數量進行研究后,得到如下圖的數據。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個種群之間的關系是競爭 |
B.3、4月份甲種群數量下降是由于乙的數量減少 |
C.甲、乙兩種群的變化周期是12個月 |
D.人為消滅乙種群,則甲種群數量將不斷增加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同源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著絲點分裂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 |
B.減數分裂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 |
C.性染色體x、Y不是同源染色體 |
D.復制后形成兩條完全一樣的姐妹染色單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3H標記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養基中培養。若秋水仙素對細胞連續發揮作用,則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點的正常分裂 |
B.通過對細胞中不含單體時的染色體計數,可推測DNA復制的次數 |
C.通過檢測DNA鏈上3H標記出現的情況,可推測DNA的復制方式 |
D.細胞中DNA第二次復制完成時,每條染色體的單體均帶有3H標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對橫放狀態下植物生長的影響,某同學對剛萌發的盆栽燕麥分別進行下列處理:
盆栽植物橫放實驗示意圖
一段時間后,①③④均明顯彎向上生長;②彎曲生長不明顯。根據上面實驗,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
B.①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
C.①和②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
D.③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一山區由于開采露天小鐵礦等活動,自然生態系統完全被破壞,成為一片廢墟,為盡快使該山區恢復到原有自然生態系統狀態,應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這片廢墟上( )
A.回填土壤,引進多種外來物種,重建新的生態系統 |
B.撤出人類全部活動,實行全面封閉,等待自然恢復 |
C.回填土壤,栽培當地經濟農作物,發展農業生產 |
D.回填土壤,栽種多種當地原有的植物,實行封山育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大氣中CO2過多與碳循環失衡有關。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所倡導的低碳生活獲得普遍認同。根據下圖所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增加自養生物種類和數量有利于降低大氣中的CO2含量 |
B.大氣中CO2的增加主要與異養生物②的數量增加有關 |
C.該生態系統中的自養生物與所有異養生物構成了生物群落 |
D.該圖能表示物質循環過程,不能準確表示能量流動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曲線表示一只成年雄性狗血液中兩種激素的含量變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物質可能是由下丘腦分泌的
B.A、B兩種物質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
C.B的變化對A有反饋調節作用
D.B物質主要是由睪丸分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由A、B、C、D、E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B.當①受到刺激時,該處的細胞膜內外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
C.圖中②的結構決定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D.若從③處切斷神經纖維,刺激①處,效應器仍能產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