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 | ND2基因長度(bp) | 同源性(%) |
綠頭鴨 | 1041 | |
琵嘴鴨 | 1041 | 90.97 |
綠翅鴨 | 1041 | 94.62 |
斑嘴鴨 | 1041 | 100 |
分析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其中過度繁殖是自然選擇的前提,生存斗爭是自然選擇的動力,遺傳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內因和基礎,適者生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①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③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3、有利變異是相對的,是對于特定的環境而言的.
解答 解:(1)由于生境一為近似鴨種多而天敵少的地區,故美羽為有利性狀,素羽為不利性狀,又由于A決定美羽,a決定素羽,則A基因頻率升高,變化如B; 生境三食物比較豐富,近似鴨種少天敵也少的地區,故美羽和素羽無明顯的有利和不利之分,故二者基因頻率處于動態平衡中,變化如A.
(2)生境四中食物比較貧乏,沒有近似鴨種而天敵數量劇增,故美羽為不利性狀,素羽為有利性狀,又由于A決定美羽,a決定素羽;美羽雄鴨(AA、Aa或XAY)易被天敵發現,數量會急劇減少,素羽雄鴨(aa或XaY)易躲避天敵而沒有近似鴨種不影響種內生殖,生存更多.種群中基因型aa的素羽雄鴨數量在四個生境中最多,因而該種群a的基因頻率最高.
(3)如表數據為基因中堿基序列的比較,故屬于進化證據中的生物化學證據,斑嘴鴨和綠頭鴨同源性100%,說明它們之間親緣關系最近,但不是同一個物種,因為這只是眾多基因中的一種,且同一物種是能進行生殖的,而近似鴨種存在生殖隔離
(4)經過調查發現該地區美羽綠頭雄鴨有120只,素羽雄鴨有80只,雌鴨150只(只有素羽),如果控制美羽和素羽的A、a位于常染色體上,其中美羽雄鴨純合與雜合比1:1,則A的基因頻率=$\frac{60×2+60}{(120+80+150)×2}$=0.26;如果位于X染色體上,則A的基因頻率=$\frac{120}{120+80+150×2}$0.24.
故答案為:
(1)B A
(2)四 生物進化的單位是種群,自然選擇主導著進化的方向.在生境四中,美羽雄鴨(AA、Aa或XAY)易被天敵發現,數量會急劇減少,素羽雄鴨(aa或XaY)易躲避天敵而沒有近似鴨種不影響種內生殖,生存更多.種群中基因型aa的素羽雄鴨數量在四個生境中最多,因而該種群a的基因頻率最高
(3)生物化學 不能,因為這只是眾多基因中的一種,且同一物種是能進行生殖的,而近似鴨種存在生殖隔離.
(4)0.26 0.24
點評 本題考查自然選擇學說與現代生物進化論的聯系及區別.意在考查考生的應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試題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濰坊一中高二10月月考生物文科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的個體,不可能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
A.AB B.ab C.Bb 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遼寧實驗分校高一10月階段測試生物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學說主要闡明了
A.細胞的多樣性 B.細胞的統一性
C.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D.生物界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在正常情況下不能表現的性狀 | |
B. | 由隱性基因決定的性狀 | |
C. | 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在F1代不能表現的性狀 | |
D. | 只有在隱性純合時才能表現的性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GP可能是糖蛋白,可能與病毒侵染細胞時信息識別有關 | |
B. | 埃博拉病毒不一定含有C、H、O、N、P元素 | |
C. | 合成7種蛋白質只需要宿主細胞的4種游離的氨基酸、ATP、核糖體和酶 | |
D. | 利用高溫等常規方法難以殺滅埃博拉病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抗原刺激下,漿細胞可合成并分泌特異性抗體 | |
B. | HIV攻擊人體的T細胞是免疫系統“敵我不分”的表現 | |
C. | 當相同的抗原再次進入機體后會產生更多數量的抗體 | |
D. |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可有吞噬細胞和B細胞的參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F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從而控制生物性狀 | |
B. | CF基因突變的原因是mRNA缺失了一個密碼子 | |
C. | 該病體現了單個(對)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 | |
D. | 從分子水平上了解病因,有助于找到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