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據圖分析:圖1實驗是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圖2是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及光合作用的過程圖解.回顧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及光合作用的過程,認真分析各個小題即可正確作答.
解答 解:(1)圖1中的實驗是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可以用單位時間內氧氣(氣泡)的釋放量植物光合速率的檢測指標.
(2)若將燈的距離固定在20cm,溫度適宜,光照較長時間后發現試管中的黑藻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氣泡數逐漸減少,原因是隨著光合作用的進行二氧化碳越來越少,光合作用越來越慢,產生的氧氣越來越少.
(3)據圖1分析,D點時已經達到光飽和點,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強度,而是溫度.因此曲線y是在10℃下所做實驗的結果.
(4)①是光反應的產物,②是暗反應過程,所以由①轉移至②的物質主要包括ATP和[H].
(5)當光源與大試管間的距離由45cm逐漸改變為90cm的過程中,光照強度不斷減弱,光反應減弱,三碳化合物的生存首先受影響,接著才是二氧化碳的固定,所以圖2中暗反應Ⅱ中的兩個化學反應過程變慢的先后順序是先C3還原,后CO2的固定,因此導致A點的C3含量小于B點.
(6)在實驗過程中,放射性的氧元素最可能的轉化途徑是H2l8O先參與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參與暗反應(光合作用)生成有機物(CH218O).
故答案為:
(1)光照強度 單位時間內氧氣(氣泡)的釋放量
(2)隨著光合作用的進行二氧化碳越來越少
(3)10
(4)ATP和[H]
(5)先C3還原,后CO2的固定
(6)H2l8O→二氧化碳(Cl8O2)→有機物(CH218O)
點評 本題結合圖示主要考查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葉綠體的結構及光合作用的過程,意在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A代表人體B細胞,a為抗原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漿細胞和記憶細胞的形成 | |
B. | 若A代表棉鈴蟲種群,a為誘捕雄蟲,則b、c可分別代表性別比例失調和種群密度下降 | |
C. | 若A代表草原,a為過度放牧,則b、c可分別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樣性降低 | |
D. | 若A代表2n=16的一個精原細胞,a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其中一對同源染色體未分離,則b、c代表的2種精細胞分別含7或8條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同化總量(1012kJ) | 儲存能量(1012kJ) | 呼吸消耗(1012kJ) | |
A | 900 | 200 | 700 |
B | 100 | 25 | 75 |
C | 15 | 2 | 13 |
D | 18 | 6 |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核細胞的DNA與周圍的核糖體直接接觸 | |
B. | 紡錘體的缺失將不影響分裂期著絲粒的分裂 | |
C. | 龍膽紫進入細胞使染色體著色體現了膜的選擇透性 | |
D. | 高等動物的受精卵第二次分裂所形成的4個細胞仍可能發育成4個完整的個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D與B之間不能直接進行物質交換,D與A之間能直接進行物質交換 | |
B. | 人體中C02濃度最高的是圖中的C | |
C. |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D的含量大于A+B+C | |
D. | 過敏反應發生時,圖中的C增導致水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