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A代表人體B細胞,a為抗原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漿細胞和記憶細胞的形成 | |
B. | 若A代表棉鈴蟲種群,a為誘捕雄蟲,則b、c可分別代表性別比例失調和種群密度下降 | |
C. | 若A代表草原,a為過度放牧,則b、c可分別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樣性降低 | |
D. | 若A代表2n=16的一個精原細胞,a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其中一對同源染色體未分離,則b、c代表的2種精細胞分別含7或8條染色體 |
分析 1、B細胞和T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形成相應的效應細胞和記憶細胞.
2、減數分裂過程:
(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3、種群的數量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年齡組成(增長型、穩定型和衰退型)、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能決定種群密度的大;年齡組成能預測種群密度的變化;性別比例也能影響種群密度的大。
解答 解:A、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A正確;
B、誘捕雄蟲會導致種群性別比例失調,使種群出生率降低,進而導致種群密度降低,B正確;
C、過多放牧會導致草原荒漠化和生物多樣性降低,C正確;
D、若A代表2n=16的精原細胞,a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其中一對同源染色體未分離,則b、c代表的2個精細胞可分別含7或9條,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概念圖,考查免疫調節、種群特點、減數分裂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免疫調節的具體過程;識記種群的特征;識記減數分裂過程,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能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形成高能磷酸鍵 | |
B. | 蛋白質中肽鍵的數量與蛋白質多樣性無關 | |
C. | 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的物質中一定有肽鍵 | |
D. | DNA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成堿基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只要是病毒侵染人體后引起的免疫反應全部屬于細胞免疫 | |
B. |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 |
C. | 如果某人下丘腦嚴重受損,則其不能維持自身的體溫恒定 | |
D. | 某幼兒因垂體受損,導致比其它幼兒生長速度低,可通過喂食生長激素來解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上的一個個片段代表一個個基因,DNA堿基的改變稱為基因突變 | |
B. | 參與基因表達的核糖體具有兩個tRNA的結合位點 | |
C. | 丙肝病毒的RNA分子復制出的子鏈即是其遺傳物質 | |
D. | 染色體變異都是在染色體斷裂后發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兩地蒼鷺種群的數量波動都為非周期性波動 | |
B. | 蒼鷺的性比率會影響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從而影響種群密度 | |
C. | 甲、乙兩地蒼鷺種群間存在地理障礙但不存在生殖隔離 | |
D. | 30年間蒼鷺種群數量相對穩定,但年齡結構存在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乙的來源只有甲細胞,由甲細胞受到抗原刺激與淋巴因子作用分裂分化形成 | |
B. | 與細胞丙相比,細胞乙的高爾基體和溶酶體都更發達 | |
C. | 有細胞丙參與的免疫過程都屬于人體的特異性免疫 | |
D. | 抗原-抗體被細胞丙吞噬后,消化得到的部分產物可被細胞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細胞中有4個染色體 | B. | 該細胞中有4個DNA分子 | ||
C. | 該細胞中有2對同源染色體 | D. | 該動物體細胞中有4對同源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