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依據系譜圖可以確定甲病的遺傳方式,但不能確定乙病的遺傳方式 | |
B. | 如果Ⅱ9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則Ⅲ11的乙病基因來自I2號個體 | |
C. | 如果Ⅲ14攜帶有甲、乙病致病基因,則Ⅲ12是純合子的概率是$\frac{1}{6}$ | |
D. | 如果Ⅲ14攜帶有甲、乙病致病基因,Ⅲ13與Ⅲ14生一個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frac{11}{36}$ |
分析 分析系譜圖:圖中不患甲病3和4生了一個患甲病的女孩,因此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不患乙病的7號和8號生了一個患乙病的11號,則該病為隱性遺傳病,但是不能確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
解答 解:A、由分析可知,依據系譜圖可以確定甲病的遺傳方式,但不能確定乙病的遺傳方式,A正確;
B、如果Ⅱ9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Ⅲ11的乙病基因首先來自Ⅱ7,而Ⅱ7的乙病基因又來自Ⅰ2號個體,B正確;
C、如果Ⅲ14攜帶有甲、乙病致病基因,但是表現正常,則說明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由于7號和8號均有一個患甲病的弟弟或妹妹,因此他們的基因型均為$\frac{1}{3}$AA、$\frac{2}{3}$Aa,則不患甲病的Ⅲ12的基因型為$\frac{1}{2}$AA、$\frac{1}{2}$Aa;又由于Ⅲ11的基因型可以用bb表示,則Ⅲ12的基因型為$\frac{1}{3}$BB、$\frac{2}{3}$Bb,因此Ⅲ12是純合子的概率=$\frac{1}{2}×\frac{1}{3}=\frac{1}{6}$,C正確;
D、由C項可知,Ⅲ13的基因型同樣為($\frac{1}{2}$AA、$\frac{1}{2}$Aa)($\frac{1}{3}$BB、$\frac{2}{3}$Bb),Ⅲ14的基因型為AaBb,Ⅲ13與Ⅲ14生一個孩子患病的可能性=1-不患病=1-(1-$\frac{1}{2}$)(1-$\frac{2}{3}$)=$\frac{13}{48}$,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能根據系譜圖判斷該病的遺傳方式及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再運用逐對分析法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O2:甲=乙,有機物,甲=乙 | B. | O2:甲<乙,有機物,甲<乙 | ||
C. | O2:甲<乙,有機物,甲=乙 | D. | O2:甲=乙,有機物,甲<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湖泊中所有的魚類構成一個種群 | |
B. | 濕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比農田強 | |
C. | 退耕還湖引發的群落演替屬于初生演替 | |
D. | 湖泊中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構成食物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的染色體上 | |
B. | F1產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數量相等 | |
C. | F1的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均等 | |
D. | F2的性狀分離比是大量數據統計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受體母羊與供體母羊進行同期發情處理 | |
B. | 人工授精后的受精卵發育到原腸胚階段才能進行胚胎移植 | |
C. | 為了進一步擴大繁殖規模,可通過胚胎分割技術獲得同卵雙胎 | |
D. | 胚胎移植可以充分發揮雌性優良個體的繁殖潛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四倍體西瓜有種子 | |
B. | 三倍體西瓜無子是因為它不能正常產生精子,也不能正常產生卵細胞 | |
C. | 三倍體西瓜無子是因為它不能正常產生精子,但能正常產生卵細胞 | |
D. | 種子站售的三倍體西瓜種子是從三倍體西瓜(果肉細胞有3個染色體組)中剖出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良種公山羊采集的精子在培養液中獲能后才能具備受精能力 | |
B. | 人工授精后的受精卵發育到原腸胚階段才能進行胚胎移植 | |
C. | 為了進一步擴大繁殖規模,可通過胚胎分割技術獲得同卵雙胎 | |
D. | 胚胎移植可以充分發揮雌性優良個體的繁殖潛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漿細胞通過胞吐分泌抗體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 |
B. | 細胞中所有需能的生命活動都是由ATP直接供能 | |
C. | 甲狀腺激素受體和溶菌酶可在人體同一種細胞中產生 | |
D. | 激素、酶和神經遞質必須與特定的分子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