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樣方法調査植物種群密度時,取樣的關鍵是做到隨機取樣 | |
B. | 樣方法常用的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 |
C. | 樣方法調査種群密度是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種群密度的估算值 | |
D. | 動物的種群密度只能用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査 |
分析 解關于調查種群密度方面的題目時,首先要知道什么生物選用什么樣的調查方法,其次要知道怎么調查.
1、一般植物和個體小、活動能力小的動物以及蟲卵常用的是樣方法,其步驟是確定調查對象→選取樣方→計數→計算種群密度;活動能力大的動物常用標志重捕法,其步驟是確定調查對象→捕獲并標志個體→重捕并計數→計算種群密度.
2、計算種群密度時,樣方法是計算各個樣方內種群數量的平均值,計算時要注意樣方的面積大小相等,標志重捕法也要根據環境面積,再計算種群密度,而不是一定面積內的個體數.種群中的個體數=第一次捕獲數×第二次捕獲數÷標志后重新捕獲數.
解答 解:A、用樣方法調査植物種群密度時,取樣時一定要隨機取樣,且樣本量足夠多,這樣能夠使所得數值更加接近真實值,A正確;
B、樣方法常用的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并遵循隨機取樣的原則,B正確;
C、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其過程為:確定某一地段中的某物種為調查對象→隨機選取若干樣方→計數每個樣方的個體數目→去各個樣方的平均值、計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計算種群密度,所以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后,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計值,C正確;
D、標志重捕法適合活動范圍大的動物,但有些活動范圍小的動物如蚜蟲卵要用樣方法,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掌握估算種群密度的樣方法和標記重捕法,明確這兩種方法的適用范圍,能準確判斷出調查選項中各種生物的種群密度適宜采用的調查方法,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下列圖解的理解正確的是
A.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表現在圖中的④⑤⑥
B.③⑥過程表示減數分裂過程
C.圖1中③過程的隨機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圖2子代中aaBB的個體在aaB中占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甲一戊五種類型豌豆的有關雜交結果統計。甲一戊中表現型相同的有
A.甲、丙
B.甲、戊
C.乙、丙、丁
D.乙、丙、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淋巴因子是重要的免疫活性物質 | |
B. | T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效應T細胞 | |
C. | 機體初次接觸過敏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 | |
D. | 吞噬細胞和T細胞均可參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O2和CO2以圖中a方式通過細胞膜 | |
B. | 圖中c可表示葡萄糖進入口腔上皮細胞 | |
C. | 被動運輸過程有時也需要膜蛋白的參與 | |
D. | 圖中①②④都能運動,而③一般不能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學習是神經系統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 | |
B. | 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 |
C. | 人類的記憶主要可分為3種不同形式 | |
D. | 記憶是將獲得的經驗進行儲存和再現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沉淀物也有很弱的放射性,是由于保溫時間過長或過短造成的 | |
B. | 所使用的噬菌體必須是從接種在含35S的培養基培養的大腸桿菌中釋放出來的 | |
C. | 采用攪拌和離心等方法是為了把蛋白質和DNA分子分開,以便檢測各自的放射性 | |
D. | 新形成的噬菌體中沒有檢測到35S,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