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甲、乙、丙三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A.若甲細胞為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階段,則隨后細胞中可能會出現核膜、核仁 |
B.若圖乙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階段,則細胞中可能發生染色體著絲點分裂 |
C.若圖乙表示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某階段,則細胞中可能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
D.若圖丙表示精巢內的幾種細胞,則b組細胞中可能出現四分體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科學探究實驗應用同位素標記法的是
①恩格爾曼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
②帕拉德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③卡爾文探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的途徑
④證明DNA進行半保留復制
⑤赫爾希和蔡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⑥斯他林和貝利斯促胰液素的發現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⑥ | D.①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生物科學史敘述不正確的是
A.薩克斯用實驗證明了光合作用的產物有淀粉 |
B.切赫、奧特曼發現了少數RNA也有催化作用 |
C.摩爾根利用類比推理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
D.斯他林、貝利斯通過實驗發現了狗促胰液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同種動物的三個種群,初始個體數依次為26、260和2600,并存在地理隔離。A、a是等位基因,下圖①②③分別表示以上三個種群A基因頻率的變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種群越小,基因的喪失對該基因頻率的影響越大
B.②在125代時,aa個體約占總數的25%
C.150代后,3個種群之間可能出現生殖隔離
D.自然選擇使A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取燕麥幼苗的莖放在一定濃度的植物生長素水溶液中培養,結果如圖所示。幼苗莖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增加 | B.糖分增加 | C.蛋白質增加 | D.無機鹽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將胚胎干細胞置于下列濃度的M溶液中,測定不同情況下吸收M的速率,結果如下表所示:
對表中現象最合理的解釋是
A.細胞吸收M與細胞呼吸有關 |
B.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自由擴散 |
C.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主動轉運 |
D.細胞吸收M需載體蛋白的參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研究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攜帶的 RNA 在宿主細胞內不能直接作為合成蛋白質的模板。 依據中心法則(下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質外殼的完整過程至少要經過榆于盂環節 |
B.侵染細胞時,病毒中的蛋白質不會進入宿主細胞 |
C.通過④形成的 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 DNA 上 |
D.科學家可以研發特異性抑制逆轉錄酶的藥物來治療艾滋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右圖縱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魚類的食物分布狀況,曲線甲、乙、丙分別表示三種魚的數量變化。下列對此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
A.海洋中的魚類具有垂直分層現象 |
B.此圖表明魚類對食物的競爭狀況 |
C.此圖表明海洋中魚類的捕食狀況 |
D.此圖表明海洋中魚類的共生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