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艾滋病是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導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主要攻擊和破壞的靶細胞為T淋巴細胞,隨著T淋巴細胞的大量死亡,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惡性腫瘤,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等.
2、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細胞來源:B淋巴細胞:能產生特異性強抗體,在體外不能無限繁殖.骨髓瘤細胞:不產生專一性強抗體,體外能無限繁殖.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生特異性抗體.
解答 解:(1)提取HIV中的RNA,以其作為模板,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可以獲取該目的蛋白的基因.
(2)抗原注入機體后,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的抗體,抗體是免疫球蛋白.該抗體可用于檢測受試者血清中的HIV,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
(3)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單克隆抗體,制作出了早早孕試紙.需要先將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到小鼠體內,使小鼠獲得能產生相應抗體的B淋巴細胞,然后從小鼠的脾臟中提取出的B淋巴細胞和小鼠的骨髓瘤細胞細胞融合,獲得能產生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故答案為:
(1)RNA 逆轉錄酶 cDNA
(2)抗體 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
(3)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B淋巴細胞 雜交瘤細胞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對艾滋病方面知識和細胞工程的相關知識,考查了學生對艾滋病基礎知識的掌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b=h+c+d+e+f+i | |
B. |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包括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 | |
C. | 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frac{b}{a}$×100% | |
D. | 縮短食物鏈可以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膜對膜兩側物質的進出具有選擇性 | |
B. | 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細胞膜的成分會得到更新 | |
C. | 細胞膜的流動性使細胞膜具有識別外界信息的作用 | |
D. | 細胞膜上的磷脂使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細胞膜功能的復雜程度,主要取決于膜上的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12}$ | B. | $\frac{1}{6}$ | C. | $\frac{1}{3}$ | D. | $\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 | 灰色中翅 | 白色中翅 | 無翅 |
(一)雄性AaBb×雌性aabb | $\frac{1}{4}$ | $\frac{1}{4}$ | $\frac{1}{2}$ |
(二)雌性AaBb×雄性aabb | 0 | $\frac{1}{3}$ | $\frac{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絲分裂過程的前期出現核仁、核膜消失的現象 | |
B. | 動物細胞僅以有絲分裂方式進行增殖 | |
C. | 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不形成細胞板 | |
D. | 無絲分裂僅出現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