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研究DNA的結構 | B. | 研究蛋白質的結構 | ||
C. | 研究T2噬菌體的結構 | D. | 將DNA和蛋白質區分開 |
分析 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研究者: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
②實驗材料: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等.
③實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④實驗思路:S是蛋白質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
⑤實驗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⑥實驗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解答 解:噬菌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其化學組成和結構簡單,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用32P、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從而將DNA和蛋白質區分開,單獨觀察各自作用,并證明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這是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部分實驗過程圖,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明確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注入細菌中;掌握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明確圖示實驗只能證明噬菌體侵染細菌時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細菌,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了化合物b,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毒、幽門螺桿菌體內b均為4種
C.若ATP斷裂兩個高能磷酸鍵,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可形成b,則a為核糖
D.若a為脫氧核糖,則由b構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種之間的生殖隔離,實現生物的定向變異 | |
B. |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到受體細胞 | |
C. | 基因載體上有一個或多個限制酶的切割位點,供外源DNA插入 | |
D. | 以大腸桿菌為受體細胞時,先要用Ca2+處理細胞使其處于感受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中所用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和yyRr | |
B. | 讓子代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 | |
C. | 子代中自交能產生性狀分離的占$\frac{3}{4}$ | |
D. | 子代中重組類型所占的比例為$\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