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1)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某地區實施退耕還林之后,群落經過數十年的演替發展為樹林。
圖1:甲、乙、丙分別表示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階段中,植物優勢種群數量變化情況;圖2:表示科研人員對林地植被的種群密度進行調查后,對陽坡的物種生態位重疊(即兩個物種在同一資源狀態上的相遇頻率)變化進行分析的結果。請根據圖形及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①根據圖1分析,該群落發展至第3階段時,甲、乙、丙之間為 關系。在該演替過程中,生態系統的 穩定性會逐漸提高。
②根據圖2中數據可知,陽坡群落物種中競爭最激烈的是 。
(2)有一種鞭毛藻能感受光線的強弱,借助鞭毛移動到光線合適的位置進行光合作用,這說明 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3)下圖a是某段時間內沼氣池中產甲烷桿菌的種群增長率曲線,請在下圖b中畫出這段
時間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
(1)①競爭 抵抗力 ②油松和刺槐 (2)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3)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該演替為“退耕還林”,說明在演替之前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因此該群落的演替類型是次生演替.發展至第3階段時,丙種群占優勢,甲、乙占劣勢,三個種群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出現了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從圖2看出油松和刺槐的物種生態位重疊最大,它們會對同一資源的利用進行競爭;曲線中看出,在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的數目越來越多,物種豐富度不斷提高,營養結構越來越復雜,抵抗力穩定性不斷增強.
(2)鞭毛藻具有趨光性,能感受光線的強弱,借助鞭毛移動到光線合適的位置進行光合作用,說明了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考點:本題主要考察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一中13級下第一學月“教與學”質量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植物組織培養的敘述,錯誤的是
A.培養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營養和調節滲透壓
B.培養基中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
C.愈傷組織是一團排列疏松的薄壁細胞組成,是再分化的產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D.綠色開花植物的花藥培養獲得的愈傷組織的基因通常只有體細胞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畢業班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某動物體(XY型)的性腺切片示意圖,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甲乙兩圖處于同一細胞周期的不同階段
B.甲、乙兩圖的前一時期細胞中染色體組的比例為1:2
C.只有甲圖發生了X和Y染色體的分離
D.甲、乙兩圖中染色單體數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下圖是某人工魚塘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中部分環節涉及的能量值(單位為103kJ/m2.y)。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中①代表的生理過程是 ,圖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 形式儲存。
(2)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___固定的太陽能,總能量大小是 kJ/m2.y。
(3)能量從該生態系統的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傳遞的效率為 。
(4)試分析圖中植食動物、小型肉食動物和大型肉食動物隨營養級的升高需要的有機物輸入越來越多的原因: 。
(5)為了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人需要科學控制對生態系統的干擾和利用程度,不應該超過生態系統的____ ______,同時為了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對生態系統實施相應的物質與能量投入,保證生態系統_________________的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實驗或方法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用低倍顯微觀察花生子葉中被蘇丹Ⅳ染成橘黃色的脂肪粒
B.提取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分別用無水乙醇和93號汽油
C.用標志重捕法測種群密度時,部分標志物的脫落會使測量結果偏小
D.可以使用含35S的NH4SO4培養基培養并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上饒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操作、實驗結果、實驗現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用鹽酸和酒精混合液解離口腔上皮細胞,有利于染色劑進入細胞并與DNA結合
B.用紙層析法分離菠菜濾液中的色素時,橙黃色的色素帶距離所畫濾液細線最遠
C.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蛋白質和鑒定DNA都需要進行水浴加熱
D.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原理:秋水仙素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子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細胞不能正常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石景山區高三3月一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為了研究外施脫落酸(ABA)對根伸長的影響,某科研小組將表面消毒的擬南芥種子,均勻點播在含不同濃度ABA的培養基上,在23℃溫室中萌發,生長4天后,每隔1天取樣測定主根的長度,得到的結果如下表:
ABA濃度 (μmolL-1) | 天 數 | |||||
4 | 5 | 6 | 7 | 8 | 9 | |
0 | 0.50 | 0.86 | 1.20 | 1.60 | 2.00 | 2.60 |
0.1 | 0.36 | 0.88 | 1.23 | 1.67 | 2.20 | 2.55 |
0.3 | 0.02 | 0.12 | 0.25 | 0.36 | 0.36 | 0.60 |
0.5 | 0.00 | 0.01 | 0.01 | 0.02 | 0.03 | 0.12 |
(1)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濃度為0.1μmolL-1的ABA對主根的伸長 。高于0.1μmolL-1時,ABA能 主根的伸長,且這種作用 。
(2)研究者同時測量了分生區的長度,得到的結果如下圖甲所示。據圖可以推出,ABA能 ,且這種作用 。
(3)為確定ABA對主根生長的作用是否通過已知的ABA受體,研究者比較了ABA受體基因突變體幼苗和正常幼苗在ABA溶液處理下的主根長度,得到結果如上圖乙所示。分析可知,ABA (通過、不通過)受體對主根的生長產生影響。
(4)對根的生長起調節作用的激素還有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甘肅省張掖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胚胎干細胞(ES細胞)在生物學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1)上圖為某科研小組采用“基因靶向”技術先將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導入黑色純種小鼠的ES細胞中,再將改造后的ES細胞移植回囊胚繼續發育成小鼠的過程。在目的基因獲取和基因表達載體構建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酶有 。
(2)上圖中完成第Ⅱ步操作得到由兩個DNA切段連接成的產物有 種重組DNA分子;第Ⅲ步操作后,還需經過 的過程,才能將該ES細胞注射到囊胚中。
(3)ES細胞在功能上具有 的特點;目前研究人員正嘗試通過科技手段利用ES細胞經過特殊誘導,為因故失去手的患者提供新的“手”,該過程揭示了細胞 的機理。
(4)已知細胞合成DNA有D和S兩條途徑,其中D途徑能被氨基嘌呤阻斷,一般情況下,細胞中有D或S途徑即能分裂增殖。人淋巴細胞中雖然有這兩種DNA合成途徑,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ES細胞中只有D途徑,但能不斷分裂增殖。將這兩種細胞在試管中混合,加 促融,獲得雜種細胞。若要從培養液中分離出雜種細胞,寫出實驗方法(不考慮機械方法),并說明理由。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新疆烏魯木齊地區高三年級第一次診斷性測驗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細胞呼吸作用的過程,其中①一③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生的場所,甲、乙代表有關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③發生在生物膜上
B.①和②所含酶的種類不同
C.②和③都能產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