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構成陸地生態系統氮循環的主要環節是:生物體內有機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銨鹽和硝酸鹽,進而將這些無機氮同化成植物體內的蛋白質等有機氮.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物,將植物體內的有機氮同化成動物體內的有機氮.這一過程為生物體內有機氮的合成.動植物的遺體、排出物和殘落物中的有機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這一過程是氨化作用.在有氧的條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銨鹽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最終氧化成硝酸鹽,這一過程叫做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產生的無機氮,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土壤中的硝酸鹽被反硝化細菌等多種微生物還原成亞硝酸鹽,并且進一步還原成分子態氮,分子態氮則返回到大氣中,這一過程被稱作反硝化作用.由此可見,由于微生物的活動,土壤已成為氮循環中最活躍的區域.
分析題圖:A為固氮菌,B為硝化細菌、C為氨化細菌.
解答 解:(1)圖示為氮循環,體現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功能.農田生態系統中農副產品被大量輸出,只有輸入大量的物質,才能使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正常進行,故農田需要大量施加氮肥.氮循環涉及到的微生物有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氨化作用的細菌、圓褐固氮菌等固氮微生物,其中硝化細菌是生產者,氨化細菌為分解者.
(2)由圖可知,如果河流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通過微生物和植物等共同作用,可以實現河流的自凈,這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的這種能力稱為穩定性(抵抗力穩定性).
(3)根瘤菌固定大氣中的氮氣供給豆科植物利用,豆科植物供給根瘤菌有機營養,二者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
故答案為:
(1)物質循環 農田生態系統中農副產品被大量輸出,只有輸入大量的物質,才能使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正常進行 生產者 分解者
(2)自我調節 穩定性(抵抗力穩定性)
(3)互利共生
點評 題以氮循環為例,考查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的能力和從題目所給的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安徽省安慶市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茂名一模)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內質網的細胞不一定是真核細胞
B.有高爾基體的細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有線粒體的細胞不能進行無氧呼吸
D.有核糖體的細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吞噬細胞可攝取和處理病原體,暴露其抗原,但不屬于免疫細胞 | |
B. | 記憶細胞受到同種抗原刺激后細胞周期縮短 | |
C. | 同一人體內效應T細胞和漿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不同 | |
D. | 抗體、溶菌酶的形成均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細胞器有關,也均在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抑制葡萄糖激酶會制約糖元的合成,并未制約體內的細胞呼吸 | |
B. | 以葡萄糖為底物,細胞呼吸過程會合成ATP,不需要ATP供能 | |
C. | 血糖濃度低時,正常人體分泌胰島素增加,使血糖濃度恢復到正常水平 | |
D. | 給糖元沉積病Ⅰ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濃度恢復到正常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用放置數天顏色變黃的菠菜葉 | B. | 研磨葉片時用95%的乙醇溶解色素 | ||
C. | 濾液細線長時間浸沒到層析液中 | D. | 將干燥處理的定性濾紙條用于層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山東省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山東學業考試)已知某DNA分子中,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的35.8%,其中一條鏈的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的32.9%和17.1%.則在它的互補鏈中,T和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的( )
A.32.9%和17.1%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