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選擇培養基:根據某種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其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使混合菌樣中的劣勢菌變成優勢菌,從而提高該菌的篩選率.
2、微生物常見的接種的方法
①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基倒入培養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
②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經過大量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皿表面,經培養后可形成單個菌落.3、劃線分離操作中的有關問題:
(1)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劃線之前都要灼燒接種環,在劃線操作結束時,仍然需要灼燒接種環.
第一次灼燒 | 每次劃線之前灼燒 | 劃線結束灼燒 | |
目的 | 避免接種環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養基 | 殺死上次劃線結束后接種環上殘留的菌種 | 殺死接種環上殘留的菌種,避免細菌污染或感染操作者 |
解答 解:(1)從土壤中分離出分解尿素的細菌,需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選擇性培養基.
(2)在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的倒平板操作時,平板冷凝后,要將平板倒置,因為皿蓋上會凝有水珠,防止水珠落入培養皿造成污染,還可使培養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揮發.
(3)接種過程中,最常用的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兩種方法.每次劃線前都要灼燒接種環的目的是殺死上次接種時留下的菌種,使下一次劃線時接種環上的菌種直接來自上次劃線的末端,以便通過多次劃線后,得到單個的菌落.操作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需灼燒接種環的目的分別是防止接種環上有其他微生物而污染培養基、以免菌種對環境造成污染.
故答案為:
(1)尿素 選擇
(2)皿蓋上會凝有水珠,防止水珠落入培養皿造成污染,還可使培養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揮發
(3)稀釋涂布平板 第一步灼燒接種環是防止接種環上有其他微生物而污染培養基.每次劃線前灼燒接種環是為了殺死上次接種時留下的菌種,使下一次劃線時接種環上的菌種直接來自上次劃線的末端,以便通過多次劃線后,得到單個的菌落 劃線結束后仍要灼燒接種環以免菌種對環境造成污染
點評 本題考查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要求考生識記培養基的成分、種類及功能;掌握接種微生物常用的兩種方法,尤其是劃線分離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有關問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試管苗培養過程必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 |
B. | D試管中組織分化的調控與激素配比有關 | |
C. | E中剛培養成的試管苗還不能立即用于推廣種植 | |
D. | 在培養基中加入病原體的致病毒素,可促進抗病突變體的產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配制培養基并滅菌后,需要加入無菌尿素 | |
B. | 應設置未接種的培養基,做為實驗的對照 | |
C. | 統計樣本中活菌數量時,可用劃線法接種 | |
D. | 可利用酚紅指示劑對培養的菌落進行鑒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 | B. | 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 ||
C. |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 D. | 所有基因隨機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定州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捕食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某食物網中,如果某兩種生物之間存在捕食和競爭關系,則該食物網中至少有2條食物鏈
B.食物鏈中相鄰兩營養級的生物種群密度達到最大值是不同步的,且前一營養級的密度更大
C.食物網越簡單的生態系統,其抵抗力穩定性就越強,而恢復力穩定性就越弱
D.處于捕食食物鏈頂端的一定是消費者,而處于捕食食物鏈起點的不一定是生產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漿細胞是沒有識別抗原能力的細胞 | |
B. | 吞噬細胞在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中都有作用 | |
C. | 記憶細胞不具有識別抗原的能力 | |
D. | T細胞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都有重要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定州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相關實驗操作過程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觀察有絲分裂:解離→染色→漂洗→制片→觀察
B.脂肪鑒定:切取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觀察
C.蛋白質鑒定:將雙縮脲試劑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漿樣液中→觀察
D.觀察植物細胞失水:撕取洋蔥鱗片的葉肉細胞→制片→觀察→滴加蔗糖溶液→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