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細胞的識別與①有密切的關系 | |
B. | 適當提高溫度將加快②和③的流動速度 | |
C. | a過程能體現膜的選擇透過性 | |
D. | 氨基酸通過細胞膜的方式是b |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該圖是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和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其中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質,③是磷脂雙分子層,Ⅰ側含有糖蛋白,是細胞膜外側,Ⅱ側是細胞膜內側;a是細胞通過主動運輸吸收物質,b是細胞通過自由擴散排出物質.
解答 解:A、①是糖蛋白,對于細胞的識別具有重要作用,A正確;
B、適當提高溫度將加快②蛋白質和③磷脂分子的流動速度,B正確;
C、a是細胞通過主動運輸吸收物質,體現膜的選擇透過性,C正確;
D、氨基酸通過細胞膜的方式是a主動運輸,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膜亞顯微結構和物質跨膜運輸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大聯考高三第八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玉米為一年生植物。某農場種植的H品種玉米自交后代中,發現了葉片顏色為黃綠色的變異植株。此變異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開花前死亡。請分析回答:
(1)有研究者提出:玉米葉片為黃綠色的原因是葉綠素含量減少。取等質量的黃綠色葉片和正常的綠色葉片,分別加入 作為提取液,研磨、過濾得到濾液;再用紙層析法分離濾液中的色素。若黃綠色葉片色素分離的實驗結果如下圖中的 (填“甲”或“乙”)所示,則說明上述假設成立。
(2)研究者對上述變異有兩種假設:
假設1:與葉綠素合成相關的酶的基因(M基因)發生了基因突變;
假設2:葉片黃綠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體片段丟失所致。
研究者讓H品種玉米進行單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結種子再種植,子一代中葉片黃綠色有125株,葉片綠色有335株。
①上述性狀分離結果可用假設 解釋。假設2所述的變異屬于 變異。
②若假設1成立,則葉片黃綠色變異為 (填“顯性”或“隱性”)突變。檢測該變異是否由單基因突變引起 (填“能”或“不能”)用測交實驗,理由是 。
③提取黃綠色植株的DNA,利用PCR技術進行特異性擴增,若能擴增出M基因片段,則證明假設2不成立。
(3)若綠色玉米種植在缺乏鎂元素的土壤中,也會出現黃綠色玉米植株,此現象 (填“屬于”或“不屬于”)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①④③ | C. | ①③②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圖可知,該物種遷入新環境后,其種群數量一直呈“J”型增長 | |
B. | 導致第5年到第9年這段時間內種群增長速率下降、種群數量減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敵、生活空間和資源等 | |
C. | 理論上該種群在此環境中的環境容納量約為400只 | |
D. | 如果該種群為東方田鼠,則將其數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苷酸、五碳糖、堿基 | B. | 核苷酸、葡萄糖、堿基 | ||
C. | 脫氧核糖、磷酸、堿基 | D. | 核苷酸、磷酸、堿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意味著生物進化與新物種的形成 | |
B. | 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共同進化 | |
C. | 地理隔離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 | |
D. | 生物進化的方向由自然選擇和生物的變異方向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變形運動和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 B. | 滲透作用和細胞膜的流動性 | ||
C. | 變形運動和細胞膜的流動性 | D. | 特殊技能和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