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原生演替(又稱初生演替):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當某個群落受到洪水、火災或人類活動等因素干擾,該群落中的植被受嚴重破壞所形成的裸地,稱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開始的生物演替,稱為次生演替.
3、群落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主要受陽光的影響).群落水平結構: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
解答 解:(1)選取樣地時應隨機取樣.收獲全部植物,按照植被類型分類后,測定生物量.由于S2群落生物量普遍低于S1,所以圖中代表恢復群落生物量的是S2.
(2)地震導致山體滑坡后,原有植被雖不存在,但還可能存在植物的種子、可能發芽的地下莖或植物根系等,在這一基礎上形成恢復群落的過程為次生演替.伴隨這一演替過程,群落的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未受干擾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較好的垂直結構,這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3)恢復群落植被不易恢復的關鍵限制因子是土壤條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幫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復.
故答案為:
(1)隨機
(2)次生 豐富度(或“多樣性”) 光能
(3)土壤 土壤微生物
點評 本題考查群落演替的相關知識,考查分析圖表的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④⑤⑦⑧ | B. | ①③⑤⑥⑦⑧ | C. | ②③④⑤⑥⑧ | D. | ③④⑤⑥⑦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 B. | 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 ||
C. | 常染色體或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 D. | 常染色體或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油菜素內酯 濃度(mg/L) | 0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平均株 高(cm) | 16 | 20 | 38 | 51 | 42 | 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凋亡誘導因子與膜受體結合,可反映細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 |
B. | 死亡信號發揮作用后,細胞內將有新型蛋白質的合成以及蛋白質的水解 | |
C. | 吞噬細胞吞噬凋亡細胞時,利用了細胞膜選擇透過性的特點 | |
D. | 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專一性的特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葉片 | 表面積(mm2) | 體積(mm3) | 表皮厚度(um) |
A | 292 | 64 | 14 |
B | 144 | 63 | 24 |
C | 301 | 62 | 15 |
D | 593 | 121 | 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影響森林中綠背山雀種群數量的因素包括食物、空間、氣候和天敵數量等 | |
B. | 自然條件下的群落演替最終不一定都會發展到相對穩定的森林階段 | |
C. | 人工魚塘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大于所有消費者同化的能量之和 | |
D. | 取樣器取樣調查的方法是調查土壤動物種群密度的主要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③④細胞的形成過程中發生了基因分離和自由組合 | |
B. | ⑤與⑥的基因型和mRNA的種類相同,蛋白質種類不完全相同 | |
C. | 與①相比,②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增大,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能力增強 | |
D. | 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則其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無DNA→DNA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