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影響森林中綠背山雀種群數量的因素包括食物、空間、氣候和天敵數量等 | |
B. | 自然條件下的群落演替最終不一定都會發展到相對穩定的森林階段 | |
C. | 人工魚塘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大于所有消費者同化的能量之和 | |
D. | 取樣器取樣調查的方法是調查土壤動物種群密度的主要方法 |
分析 1、在自然界,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因此大多數種群的數量總是波動中;在不利的條件下,種群數量還會急劇下降甚至消亡.
2、初生演替:是指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過程是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3、在人工魚塘中往往會因為人類投放飼料使消費者同化的能量大于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
解答 解:A、自然界中,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因此,大多數種群的數量總是處于波動中,A正確;
B、自然條件會影響群落的演替,只有在適宜條件下,才可以演替到森林階段,B正確;
C、人工魚塘生態系統可以人工投喂飼料,則流經生態系統中的總能量為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和飼料中含的化學能,則消費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C錯誤;
D、進行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時,由于土壤中的小動物一般都體積較小、活動能量較強,不適宜采用樣方法和標記重捕法,因此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D錯誤.
故選:AB.
點評 對種群和群落的特征、與群落的垂直結構有關的因素、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的考查等知識點的比較、記憶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兩兩配對的兩條染色體 | |
B. | 形狀和大小一般相同的兩條染色體 | |
C. | 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 | |
D. | 由一條染色體復制而成的兩條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種類 | 基本成分 |
植物 | 玉米、大豆、雜草 |
動物 | 人、畜禽、灰鶴、蝸牛、玉米螟等 |
微生物 | 多種細菌和真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15N標記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變化規律 | |
B. | 已知二倍體水稻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12條染色體.用秋水仙素處理其單倍體幼苗的芽尖,導致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由該幼苗發育成的植株的各部分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應依次為:根尖細胞24條、精子12條,葉肉細胞24條 | |
C. | 豚鼠的黑色對白色為顯性,若在一個繁殖期內,雜合子的雌豚鼠的卵巢中,成熟的初級卵母細胞中共有20個黑色基因,則經過減數分裂后,最多能形成10個含白色基因的卵細胞 | |
D. | 白菜和甘藍的體細胞雜交運用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的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專一性作用時,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試劑進行鑒定 | |
B. | 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果中,藍綠色帶最寬,可判斷為葉綠素a含量最多 | |
C. | 若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作為底物 | |
D. |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時,應選擇染色均勻,細胞質色澤較深的區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在a點時溫度升高5°C,則反應速率加快 | |
B. | 若在b點時溫度升高5℃,則M值下降 | |
C. | 若在a點時再加入二肽酶,則反應速率加快 | |
D. | 若在b點時再加入二肽酶,則M值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推薦高二下學期摸底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同位素示蹤技術廣泛應用在生物學領域,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用含3H標記的T的營養液培養洋蔥根尖,可以在細胞核和線粒體處檢測到較強的放射性,而在核糖體處則檢測不到
B.14C標記C02最終探明了C0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
C.32P標記的噬菌體與大腸桿菌共培養時間過長,攪拌離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強度所得到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小
D.小白鼠吸入180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含有180,尿液中含有H2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