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解:此圖表示人體遇到寒冷時機體調節的過程,圖中a表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b表示促甲狀腺激素,c表示甲狀腺激素,d表示腎上腺素,e表示抗利尿激素.
解答 解:(1)寒冷條件下的體溫調節的中樞為下丘腦,同時又涉及多種激素的調節,因此體溫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調節.與遇到寒冷前相比,由于與外界環境溫差變大,機體散熱增加,為了調節體溫恒定,皮膚毛細血管收縮,以減少散熱.
(2)腎上腺是此體溫調節過程中它所在的反射弧中的效應器. 在此體溫調節過程中,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均增加,從而促進代謝,體現兩種激素的協同作用;由于寒冷條件下排汗減少,因此排尿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3)大脖子病是因為病人體內缺碘,無法合成足夠的甲狀腺激素,進而引起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最終引起甲狀腺增大,此過程涉及到的調節機制是(負)反饋調節和分級調節.
故答案為:
(1)神經-體液 增加 收縮 減少
(2)效應器(的一部分) c、d 減少
(3)a、b 甲狀腺 (負)反饋調節和分級調節
點評 本題以寒冷條件下的體溫調節過程圖解為載體,考查了體溫調節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首先根據體溫調節過程和甲狀腺激素的分解調節過程判斷圖中各字母表示的激素名稱,通過圖解分析確定體溫調節的機制,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過程需要DNA聚合酶等 | |
B. | b過程需要的原料為四種核糖核苷酸 | |
C. | c過程中轉運I號氨基酸的tRNA含有起始密碼子 | |
D. | 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能進行a、b和c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能量數值(千卡•m-2•a-1) 動物種類 | 提取量(Ⅰ) | 同化量(A) | 呼吸量(R) | 生產量(P) |
收割蟻(植食) | 34.50 | 31.00 | 30.9 | 0.10 |
小蜘蛛(肉食) | 12.60 | 11.90 | 10.00 | 1.90 |
鹽沼蝗(植食) | 3.71 | 1.37 | 0.86 | 0.51 |
黃鼠(植食) | 5.60 | 3.80 | 3.69 | 0.11 |
A. | 收割蟻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 | |
B. | 表中幾種動物同化效率($\frac{A}{I}$)不同是因為能量傳遞效率不同 | |
C. | 黃鼠的生長效率($\frac{P}{A}$)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較多 | |
D. | 占鹽沼蝗攝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進行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在無氧呼吸過程有[H]產生,沒有[H]的消耗 | |
B. | 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因為含有藻藍素、葉綠素及光合作用有關酶等,其光反應的場所是類囊體薄膜 | |
C. | 葉肉細胞在適宜光照條件下產生[H]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內膜、類囊體薄膜 | |
D. | 酵母菌產生CO2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或線粒體基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烯利能使青色的香蕉快速轉變成黃色香蕉 | |
B. | 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可以影響植物激素的合成 | |
C. | 赤霉素和生長素都能促進細胞伸長,高濃度都會導致“惡苗病” | |
D. | 用脫落酸處理馬鈴薯塊莖,可延長其休眠時間以利于儲存,2,4-D不是植物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光強[μ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700 | |
放氧速率[μmolO2/m2.s)] | 葉片A | -2 | 0 | 5 | 3 | 6 | 10 | 12 | 12 | 12 |
葉片B | -20 | -10 | -5 | 0 | 5 | 15 | 28 | 30 | 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