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建構數學模型的方法 | |
B. | 孟德爾根椐豌豆的雜交實驗,揭示了基因和染色體行為之間的平行關系 | |
C. | 摩爾根在研究果蠅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 |
D. | 艾弗里利用肺炎雙球菌研究遺傳物質時,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
分析 1、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測交實驗)→得出結論.
2、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結構.
5、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解答 解: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A錯誤;
B、孟德爾根椐豌豆的雜交實驗,揭示了遺傳定律,B錯誤;
C、摩爾根在研究果蠅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C正確;
D、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沒有采用同位素標記法,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用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象及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噬菌體 | 細菌 | |
DNA或核苷酸 | 32P標記 | 31P標記 |
蛋白質或氨基酸 | 32S標記 | 35S標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甲中流入的m1是光能,散失的m2是熱能 | |
B. | 圖乙可以表示圖甲Ⅱ,Ⅲ營養級能量流動具體過程 | |
C. | 圖乙中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是B,給分解者的能量不全是這一營養級的 | |
D. | b=a-c=d+e=d+g+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先將手縮回,而后才感覺到疼痛 | B. | 人先感覺到疼痛,而后才將手縮回 | ||
C. | 人將手縮回的同時感覺到疼痛 | D. | 需要根據刺激的強度進行判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Ca(NO3)2 | MgSO4 | KH2PO4 | ZnSO4 | FeCl2 | H2O |
1.0g | 0.25g | 0.25g | 1.2g | 0.005g | 1000ml |
A. | 通過該培養液培養植物,植物一定生長良好 | |
B. | 該培養液中只含一種微量元素 | |
C. | 該培養液所含的大量元素比例較低 | |
D. | 該培養液不能為植物提供所需的C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表示的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 | |
B. | 如果處于這四種分裂期的細胞在同一器官中出現,則該器官應是卵巢,乙圖表示的細胞名稱是極體 | |
C. | 若該動物的基因型是AaBb,在甲圖中如果1號染色體上有A基因,2號染色體上有B基因;在正常情況下,該細胞中含a基因的染色體是4和8 | |
D. | 圖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甲、乙、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