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蘆葦濕地構成了一個在物質和能量上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 |
B、從廢棄的農田到蘆葦濕地的變化屬于次生演替,該過程體現了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
C、濕地中生物種類多樣,可利用正反饋調節維持其結構和功能的穩定 |
D、大量種植蘆葦的原因是蘆葦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農業用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雜交細胞 | ||||
A | B | C | ||
人類 染色體 |
l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酶 | m | + | - | + |
n | - | + | + | |
p | + | - | + | |
q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具有多方向分化的潛能,能形成各種細胞 |
B、進行分裂,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呈周期性變化 |
C、能與感染病原體的靶細胞密切接觸,使靶細胞裂解死亡 |
D、能合成、分泌抗體,特異性清除抗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相同或不同細胞的融合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
B、抗體分泌到細胞外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
C、融合后不同種類的雜交瘤細胞產生的抗體不同 |
D、抗體在患者體內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狼和兔子奔跑能力的提高是二者共同進化的結果 |
B、一個物種的形成或絕滅,會影響到其他物種的進化 |
C、馬和驢可交配生下騾,說明馬和驢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 |
D、進化過程中基因頻率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更適應環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東亞飛蝗與綠僵菌的種間關系為寄生 |
B、陰影部分代表環境阻力,可導致該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而進化成一個新的物種 |
C、若a點變化為干旱,則a點后的變化曲線是Ⅰ曲線 |
D、東亞飛蝗的種群密度應控制在K2以維持該地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組別 | A組 | B組 |
實驗前 | 測定兩組小白鼠血液中的促甲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含量 | |
處理 | 切除小白鼠的甲狀腺 | 做相同外科手術,但不摘除甲狀腺 |
注射 | 手術后立即向兩組小白鼠注射等量且適宜的促甲狀腺激素溶液 | |
培養 | 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 | |
檢測 | 再次測定兩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9 |
32 |
3 |
32 |
3 |
32 |
8 |
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微泡”和血管上皮細胞能夠融合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 |
B、“癌癥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內質網以及高爾基體迸行加工 |
C、“癌癥蛋白”的作用影響了血管上皮細胞基因的選擇表達 |
D、新生血管向著腫瘤方向生長后上皮細胞的細胞周期會延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