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東亞飛蝗與綠僵菌的種間關系為寄生 |
B、陰影部分代表環境阻力,可導致該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而進化成一個新的物種 |
C、若a點變化為干旱,則a點后的變化曲線是Ⅰ曲線 |
D、東亞飛蝗的種群密度應控制在K2以維持該地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二倍體生物經秋水仙素處理形成的四倍體與原來二倍體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 |
B、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
C、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共同進化導致生物的多樣性 |
D、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會引起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自然界中每種植物的花都有專門的昆蟲進行傳粉 |
B、某種蘭花的花矩頂端儲存花蜜是為了吸引傳粉的昆蟲 |
C、氣候變化引起花粉出現多種適應性形態變化 |
D、植物在爭奪傳粉動物的自然選擇壓力下形成了不同的花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蘆葦濕地構成了一個在物質和能量上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 |
B、從廢棄的農田到蘆葦濕地的變化屬于次生演替,該過程體現了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
C、濕地中生物種類多樣,可利用正反饋調節維持其結構和功能的穩定 |
D、大量種植蘆葦的原因是蘆葦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農業用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人血紅蛋白至少有4個氨基和4個羧基 |
B、該病是基因控制的蛋白質結構異常造成的 |
C、患者體內編碼β鏈的基因堿基數量改變 |
D、氨基酸序列改變影響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常溫下,組織樣液與斐林試劑反應,無磚紅色沉淀生成.說明不含還原糖 |
B、要確定動物細胞的死活,可用臺盼藍染色,根據是否被染色確定 |
C、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分布,可用健那綠染液對解離后的細胞染色并觀察 |
D、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染色,可觀察活細胞內DNA和RNA的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