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某草原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進行研究,獲得下表數據,不考慮未利用的能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營養級 | Ⅰ | Ⅱ | Ⅲ | Ⅳ | 分解者 |
從上一營養級固定的能量(kJ) | | 141.0 | 15.9 | 0.9 | 221.7 |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 501.2 | 79.1 | 13.2 | 0.5 | 192.6 |
B
解析試題分析:分析表格中數據,第二營養級同化量為141kJ,第三營養級的同化量為15.9kJ,因此能量傳遞效率為15.9÷141×100%=11.28%,故A正確;第一營養級固定的太陽能(不考慮未利用的能量)的去向有三個: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流入分解者體內的能量,由于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不能確定,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不確定,故B錯誤;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故C正確;火災后的草原上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故D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群落的演替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一生物概念填圖,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B是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C.D可以是溫度和滲透壓。
B.內環境的穩態只要有三種調節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統參與
C.酸堿度的相對穩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緩沖物質,與其他器官或系統也有關
D.內環境的穩態和生態系統的平衡一樣,其維持自身穩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生命過程中,沒有發生細胞分化的是( )
A.斷尾壁虎長出新尾巴 |
B.砍伐后的樹樁上長出新枝條 |
C.蝌蚪尾巴消失的過程 |
D.胚胎發育中出現造血干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的區別是( )
A.基因工程需對基因進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質工程不對基因進行操作 |
B.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質,蛋白質工程合成的可以是天然不存在的蛋白質 |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質工程是細胞水平(或性狀水平)操作 |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質工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質粒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質粒是廣泛存在于細胞中的一種顆粒狀的細胞器 |
B.質粒是細菌細胞中能自我復制的單鏈環狀DNA分子 |
C.質粒的存在對宿主細胞的生存有決定性的作用 |
D.質粒能在宿主細胞內大量復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生態系統結構越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原因是( )
①處于同一營養級的生物種類多
②能量可通過不同的食物鏈傳遞
③某營養級中部分生物減少或消失,可由該營養級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經各營養級時,是逐級遞減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一個自然生態系統中,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 |
B.捕食者的存在將使被捕食者種群逐漸滅絕 |
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變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頻率 |
D.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存在著反饋調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結構模型,兩位科學家于196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關于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特點,敘述錯誤的是
A.DNA分子由兩條反向平行的鏈組成 |
B.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 |
C.堿基對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D.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