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③⑥ | B. | ①④⑥ | C. | ③④⑤ | D. | ②④⑥ |
分析 1.無菌技術的主要內容
①對實驗操作的空間、操作者的衣著和手,進行清潔和消毒;
②將用于微生物培養的器皿、接種用具和培養基等器具進行滅菌
③為避免周圍環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
④實驗操作時應避免已經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與周圍的物品相接觸.
2.實驗室常用的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化學藥物消毒;紫外線消毒.
3.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
①灼燒滅菌:將微生物的接種工具,如接種環、接種針或其他金屬工具,直接在酒精燈火焰的充分燃燒層灼燒,可以迅速徹底地滅菌,此外,在接種過程中,試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過火焰燃燒來滅菌;
②干熱滅菌:能耐高溫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養皿)和金屬用具等,可以采用這種方法滅菌;
③高壓蒸汽滅菌:將滅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適量水的高壓蒸汽滅菌鍋內,為達到良好的滅菌效果,一般在壓力為100 kPa,溫度為121℃的條件下,維持15~30 min.
解答 解:①100℃煮沸5~6min可以殺死微生物細胞和一部分芽孢,①正確;
②酒精燈火焰附近存在一個無菌區,為了無菌操作,接種操作要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②錯誤;
③無菌繁殖脫毒苗,植物的外植體要進行消毒,③正確;
④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利用的是附著于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所以制作葡萄酒時葡萄不進行滅菌,以免殺死酵母菌,④錯誤;
⑤培養基的滅菌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⑤正確;
⑥指示劑和染料混有微生物,故加入培養基前需滅菌,⑥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消毒和滅菌的相關知識,意在強化學生對無菌操作的相關知識的識記、理解與運用.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脫氧核苷酸鏈上磷酸和脫氧核糖的排列特點 | |
B. | 嘌呤總數與嘧啶總數的比值 | |
C. |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 |
D. | 堿基對的排列順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型的DNA可誘導R型轉化為S型,說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 |
B. | R型的蛋白質外殼可誘導S型轉化為R型 | |
C. | R型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 |
D. | 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可以相互轉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光照強度(klx) O2變化量(mg/h) 溫度 | 0 | 5 | 10 |
10℃ | -0.5 | +3.0 | +4.0 |
20℃ | -1 | +2.0 |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纖維素酶可以破壞結構1 | |
B. | 該細胞中細胞器4和8都能合成多糖 | |
C. | 同時含有核糖和脫氧核糖的細胞器是3和6 | |
D. | 該示意圖可以表示高等植物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 | |
B. | 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 |
C. | 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 |
D. | 基因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都不是成對存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S1,S2,S3…不同的遺傳信息取決于堿基排列順序 | |
B. | 這種植物的自交不親和的現象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 |
C. | 該現象實現了細胞之間、細胞質與細胞核間的信息傳遞 | |
D. | 基因型為S1S2,S2S3的植物隨機傳粉,子代有4種基因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突觸前膜發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 |
B. | 切斷傳入神經、刺激傳出神經,效應器無應答 | |
C. | 興奮在神經纖維和突觸的傳導方式相同 | |
D. | 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