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用32P和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 |
B、用35S標記噬菌體,侵染、離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
C、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細菌提供 |
D、該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膜成分的更新 |
B、造血干細胞中合成的細胞膜蛋白運輸的途徑可能是:高爾基體→核糖體→細胞膜 |
C、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決定 |
D、真核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在微生物生長的各個時期均存在酶活性調節 |
B、穩定期是微生物種內斗爭最激烈的時期 |
C、調整期細菌數量增長緩慢與誘導酶合成不足有關 |
D、衰亡期沒有新細胞產生,徼生物數量逐漸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突變酶中的氨基酸序列沒有發生改變 |
B、突變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種核糖核苷酸 |
C、突變酶極大地提高了DNA復制的速度 |
D、突變酶降低了基因突變頻率不利于進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先利用特定的抗原蛋白飼喂小鼠,再從小鼠脾臟中分離B淋巴細胞 |
B、為避免病毒感染,應用聚乙二醇誘導骨髓瘤細胞和B淋巴細胞融合 |
C、體外培養雜交瘤細胞需要在培養液中添加動物血清和抗生素 |
D、經過選擇培養基初次篩選的雜交瘤細胞即可進行體內或體外培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中各營養級的生物共形成一條食物鏈,這是能量流動的渠道 |
B、②與①的比值表示由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 |
C、④表示通過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可用于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
D、每個營養級的能量輸出除③④外,還能流入下一營養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細胞器在細胞質中的分布與細胞的功能相適應 |
B、線粒體是細胞內物質氧化和能量轉換的主要場所 |
C、由rRNA和蛋白質組成的核糖體具有特定空間結構 |
D、高爾基體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加工和運輸的場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鑒定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
B、番茄汁中雖富含還原糖,但不能作為鑒定還原糖的替代材料 |
C、斐林試劑與還原糖在100℃的水浴條件下才能產生磚紅色的沉淀 |
D、若改變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的濃度,便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乙所示結構取自圖甲中的①或③ |
B、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全部分布在圖乙所示結構上 |
C、圖乙所示的結構是合成H+并消耗ATP的場所 |
D、葉綠體以圖甲③的形式擴大膜的表面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