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突變酶中的氨基酸序列沒有發生改變 |
B、突變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種核糖核苷酸 |
C、突變酶極大地提高了DNA復制的速度 |
D、突變酶降低了基因突變頻率不利于進化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脫氧核苷酸 |
B、酶通過為反應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
C、在動物細胞培養中,胰蛋白酶可將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 |
D、RNA聚合酶能夠與mRNA結合從而使游離的核糖核苷酸連接起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單克隆抗體,基因重組 |
B、八倍體小黑麥,染色體畸變 |
C、轉基因抗蟲棉,基因突變 |
D、無子番茄,染色體畸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抗菌藥物 | 抗菌機理 |
青霉素 | 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
環丙沙星 | 抑制細菌DNA解旋 (可促進DNA螺旋化) |
紅霉素 | 能與核糖體結合 |
利福平 |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
A、環丙沙星和利福平分別抑制細菌的①和② |
B、紅霉素能抑制DNA的轉錄 |
C、結核桿菌的④和⑤都發生在細胞質中 |
D、①~⑤可發生在人體健康細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甲細胞產生的突變基因肯定可通過卵細胞傳遞給子代 |
B、乙細胞和丙細胞均含有2個染色體組 |
C、丙細胞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組成是aB或AB |
D、若該動物產生基因型為Aab的配子,則說明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未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用32P和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 |
B、用35S標記噬菌體,侵染、離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
C、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細菌提供 |
D、該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自然條件下基因突變率很低,不可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
B、基因重組可以產生多樣化的基因組合的子代 |
C、染色體數目變異無法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 |
D、單倍體的染色體數為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的二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刺激a處,會導致b處興奮,c處也發生電位變化 |
B、刺激b處,不會引起a和c處發生電位變化 |
C、刺激c處,a和b處都會發生興奮 |
D、刺激a處,b、c同時興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