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制作泡菜的實驗原理:
(1)乳酸菌在無氧條件下,將糖分解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過程中會引起亞硝酸鹽的含量的變化.
溫度過高,食鹽用量不足10%、腌制時間過短,容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亞硝酸鹽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亞硝酸鹽的含量開始下降.
(3)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與已知濃度的標準顯色液目測比較,估算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
2、腐乳制作的流程中應控制的條件、材料的用量以及如何防止雜菌污染:
(1)傳統的腐乳制作過程中,豆腐塊上生長的毛霉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而現代的腐乳生產是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將優良的毛霉菌種接種在豆腐上,這樣可以避免其他菌種的污染,保證產品的質量.
(2)腐乳制作過程中,加鹽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
(3)鹵湯是由酒及各種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若酒的含量過高會延長腐乳成熟的時間,若酒的含量過低,則不能抑制雜菌污染.
(4)裝瓶時,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鹵湯后要用膠條將瓶口密封,封瓶時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解答 解:(1)泡菜的選材:蔬菜應該新鮮,若放置時間過長,則蔬菜中的硝酸鹽易被還原為亞硝酸鹽;
(2)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
(3)腐乳制作流程的正確順序為:②讓腐乳長出毛霉→④加鹽腌制→①加鹵湯裝瓶→③密封腌制.
其中存在兩處錯誤:將第①步中10%左右的酒精改正為12%左右的酒精;第④步中逐層減鹽應該改正為逐層加鹽.
故答案為:
(1)亞硝酸鹽
(2)否
(3)②④①③
①12%
④加鹽
點評 本題考查腐乳的制作和泡菜的制作,要求考生識記參與腐乳制作和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謝類型,掌握腐乳制作和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條件,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推薦高二下學期摸底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內環境的穩態是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體內細胞代謝活動不會影響內環境的穩態
B.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相當于細胞內液的滲透壓
C.正常情況下,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恒定不變
D.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濃度的調節,不受神經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需要載體,消耗能量 | B. | 不需要載體,也不消耗能量 | ||
C. | 需要載體,消耗能量 | D. | 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馬上密閉,保持30~40℃ | B. | 一直通風,不封閉,保持30~40℃ | ||
C. | 先通風后密閉,保持30~40℃ | D. | 馬上密閉,保持60℃以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常自然界中的種群增長曲線最終呈“S”型 | |
B. | 達到K值時種群的增長率也可以為負值 | |
C. | 種群增長的開始階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響 | |
D. | 種群增長率在各階段是不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像小,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 B. | 物像小,看到的細胞數目少 | ||
C. | 物像大,看到的細胞數目少 | D. | 物像大,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細胞產生的兩個子細胞中只有一個細胞具有生殖功能 | |
B. | 該細胞的核DNA分子4個、染色單體0條,該動物體細胞中含兩對同源染色體 | |
C. | 正在進行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 |
D. | 通過該細胞的染色體行為和細胞的形態可以判斷此二倍體動物為雌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