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南極某海域的食物網。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
A.此食物網共有6條食物鏈 |
B.硅藻既是生產者,又是分解者 |
C.磷蝦在不同食物鏈上都屬于同一營養級 |
D.嚴禁過度捕殺藍鯨是由于其對該食物網影響最大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以下關于花藥接種和培養實驗操作中錯誤的一項是( )
A.每瓶接種花藥7~10個,20~30天后,花藥開裂形成幼小植株后才給予光照 |
B.花藥培養至開裂后,將長出的愈傷組織及時轉移到分化培養基上 |
C.花藥培養至開裂后,將釋放出的胚狀體整體移到新的培養基上繼續培養 |
D.對培養出來的植株作進一步鑒定和篩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人類活動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影響。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是( )
A.大量引進外來物種,使當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種更多樣化 |
B.禁止游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區,讓生物自然繁衍 |
C.把沼澤地改造成農田,種植多種農作物,增加經濟收入 |
D.在亞熱帶林區大面積種植速生桉樹,以增加林木生長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江蘇省境內發生的幾個生態事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互花米草原產美洲,引入到江蘇沿海等地種植后迅速擴散并改變了灘涂生物多樣性,屬于生物入侵 |
B.克氏原鰲蝦(小龍蝦)原產美洲,經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區后迅速擴散,對農田有一定危害,但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不屬于生物入侵 |
C.麋鹿原產我國,但后來在國內絕跡,從歐洲引入并在大豐境內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行遷地保護 |
D.丹頂鶴在我國東北等地繁殖,遷徙到江蘇沿海灘涂越冬,在鹽城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行就地保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循環進行的 |
B.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時逐級遞減 |
C.次級消費者屬于第二營養級 |
D.圖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長期處于相對穩定狀態的生態瓶中只有一條食物鏈,共含有三個營養級。若每個營養級每日每小時的耗氧量如下圖曲線所示,則曲線a、b、c所反映的營養級依次是( )
A.第三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第一營養級 |
B.第三營養級、第一營養級、第二營養級 |
C.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第一營養級 |
D.第一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生物興趣小組為了調查兩個河口水域的水母類動物類群(甲、乙)的種類組成及其數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撈網(網口內徑50 cm,網身長145 cm,網目孔徑0.169 mm)各隨機取樣3次,調查結果如表(單位:個):
| 物種 1 | 物種 2 | 物種 3 | 物種 4 | 物種 5 | 物種 6 | 物種 7 | 物種 8 | 物種 9 | 物種 10 | |
甲類群 | 樣本1 | 55 | 10 | 0 | 15 | 12 | 0 | 42 | 0 | 21 | 10 |
樣本2 | 52 | 30 | 0 | 23 | 13 | 0 | 41 | 0 | 22 | 12 | |
樣本3 | 48 | 20 | 0 | 20 | 15 | 0 | 39 | 0 | 20 | 11 | |
乙類群 | 樣本1 | 33 | 40 | 12 | 40 | 0 | 10 | 25 | 11 | 15 | 22 |
樣本2 | 35 | 60 | 10 | 41 | 0 | 12 | 30 | 14 | 17 | 21 | |
樣本3 | 34 | 50 | 18 | 35 | 0 | 11 | 26 | 12 | 16 | 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基因的作用與性狀的表現流程示意圖。請根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過程是轉錄,它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四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各種RNA
B.③過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體、酶、ATP即可完成
C.某段DNA上發生了基因突變,但形成的蛋白質不一定會改變
D.人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基因對性狀的直接控制,是使結構蛋白發生變化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模擬進行了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測得其中一組小鼠體內S型、R型細菌含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本實驗注射到小鼠體內的可能是加熱殺死的S型菌和活R型菌混合物 |
B.圖中虛線代表S型菌,實線代表R型菌 |
C.兩種細菌都增加是因為S型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 |
D.實驗結果可以證明轉化因子的本質是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