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人口劇增會導致糧食短缺、耕地、煤炭等資源的銳減,同時會增加環境污染、生態的破壞等,從而使人的生存阻力增大,生存斗爭加劇,最終表現為圖中的Ⅲ曲線所示的變化.人口增長合理的曲線應是Ⅰ曲線.計劃生育、晚婚晚育等人為措施控制人口增長,從根本上降低了人的出生率
解答 解:(1)分析人口的增長曲線圖,其中最理想的Ⅰ模式.年齡組成能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因此年齡組成是預測未來人口動態的主要依據.
(2)設膳食結構調整前(草食)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供給人類的總能量為X,調整后(草食)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供給人類的總能量為Y,則有:$\frac{X}{2}$÷10%+$\frac{X}{2}$÷10%÷10%=$\frac{2Y}{3}$÷10%+$\frac{Y}{3}$÷10%÷10%,整理得:55X=40Y,$\frac{Y}{X}$≈1.38.
(3)人口增長過快對生態環境有嚴重的影響,目前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有: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樣性銳減.如要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應當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故答案為:
(1)Ⅰ年齡組成
(2)1.38
(3)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樣性銳減
可持續發展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的能力和從題目所給的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甲和丙表示mRNA,乙和丁表示核糖體 | |
B. | 乙和丁的移動方向均為從右向左 | |
C. | 圖1和圖2所示過程均可發生在人體細胞中 | |
D. | 圖1和圖2所示過程使得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伸肌肌群既有感受器也有效應器,興奮可在反射弧雙向傳遞 | |
B. | 若在①處施加一個有效刺激,c處膜電位會發生內負外正→內正外負→內負外正的變化 | |
C. | 在CD段,鈉離子通道開放,大量外流,膜電位發生反轉 | |
D. | D點時細胞膜內側的鈉離子濃度不可能比外側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低溫抑制了有絲分裂后期紡錘體的形成 | |
B. | 模擬性狀分離比的實驗中,兩個桶中的小球數量不一定相同 | |
C. | 摩爾根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
D. | 孟德爾發現遺傳因子并證實其遺傳規律和化學本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洋蔥鱗片葉肉細胞中的類囊體產生后在葉綠體基質消耗 | |
B. | 根尖分生區細胞中的線粒體內膜產生后可在細胞核消耗 | |
C. | 胰島A細胞中的線粒體基質產生后可在核糖體消耗 | |
D. | 大腸桿菌細胞中的細胞質基質產生后可在細胞膜消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體內構成血紅蛋白、葉綠素、甲狀腺激素、動物骨骼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Mg、Ca、Fe
B.Fe、Mg、I、Ca
C.Fe、Ca、I、Mg
D.Mg、Fe、I、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限制酶 | MspⅠ | BamHⅠ | MboⅠ | SmaⅠ |
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