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突變體 | 與野生型酵母電鏡照片的差異 | |
sec12基因突變體 | 突變體細胞內內質網的面積比較大 | |
sec17基因突變體 | 突變體細胞內,尤其是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間積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該圖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分泌蛋白先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上以氨基酸為原料形成多肽鏈,然后進入內質網進行加工,內質網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將蛋白質運輸到高爾基體,高爾基體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進一步加工、分類和包裝,由囊泡發送到細胞膜,蛋白質由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A是細胞核,B是內質網,C是高爾基體,a是通過胞吐形式分泌到細胞外的物質,F是線粒體.
解答 解:(1)胰島素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先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上以氨基酸為原料形成多肽鏈,然后進入內質網進行加工,內質網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將蛋白質運輸到高爾基體,高爾基體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進一步加工、分類和包裝,由囊泡發送到細胞膜,蛋白質由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
(2)細胞的動力車間是線粒體,囊泡定向轉移的過程是需要消耗F線粒體產生的ATP;a是胞吐過程,與主動運輸相比,主要運輸的對象是大分子物質,且不需要載體蛋白協助.
(3)分析題圖可知,囊泡有來自內質網的囊泡、來自高爾基體的囊泡,因此能產生的細胞結構是C高爾基體、B內質網.
(4)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sec12基因突變后,突變體細胞內內質網特別大,由此推測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可能與內質網小泡的形成有關;sec17基因突變后,突變體細胞內,尤其是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間積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由此可以推測,sec17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可能參與膜泡(或“小泡”)與高爾基體的融合.
故答案為:
(1)核糖體[C]高爾基體
(2)是[F]線粒體 胞吞 不需載體,運輸對象主要是大分子
(3)C B 一定的聯系性
(4)COPII(或內質網小泡) 參與膜泡與高爾基體的融合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別過程,囊泡運輸的作用,生物膜系統在組成和結構、功能上的聯系,分析題圖獲取信息是解題的突破口,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神經受到的刺激來自甲側,圖中所示電流計指針發生兩次相反的偏轉 | |
B. | 該神經受到的刺激來自乙側,圖中所示電流計指針發生四次相反的偏轉 | |
C. | 圖②甲和圖③甲電極處的膜均處于未興奮狀態 | |
D. | 圖②乙和圖④乙電極處的膜均處于興奮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 | B. | 催化RNA的合成 | ||
C. | 用于精子、卵細胞的相互識別 | D. | 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周期1中,細胞內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時期是分裂前期 | |
B. | 周期1結束后,每個子細胞中都有一半的染色體被標記 | |
C. | 周期2的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中僅有一條單體被標記 | |
D. | 完成兩個細胞周期后,每個子細胞中含3H標記的染色體數目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降低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 B. | 增加土豆片的數量 | ||
C. | 將溫度提高到80℃ | D. | 將針筒換成更大容積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O、N、Fe | B. | C、H、O、Ca、Fe | C. | C、H、Ca、Fe、P | D. | C、H、N、Ca、C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突觸小體能夠實現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 |
B. | 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可以作用到突觸后膜 | |
C. | 感受器是傳入神經末梢,效應器是傳出神經末梢 | |
D. | 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