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
2、神經纖維未受到刺激時,K+外流,細胞膜內外的電荷分布情況是外正內負,當某一部位受刺激時,Na+內流,其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
3、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4、圖中肌肉是效應器、c是突觸、b是傳入神經.
解答 解:(1)a點所在神經元胞體在脊髓外判斷為傳入神經,也可根據a與刺激相連接來判斷;當興奮到達b點時,因Na+內流導致膜兩側電位為外負內正;c點指突觸位置,信號從局部電流的電信號轉變成神經遞質的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后膜受體蛋白即誘發后膜出現局部電流的電信號.
(2)機體痛覺中樞在大腦皮層;神經支配的腎上腺分泌出腎上腺素為反射弧的一部分屬于神經調節范疇,而腎上腺素通過體液傳送作用于靶器官心臟使其心率加快屬于體液調節,全過程的調節方式是神經-體液調節.
(3)細菌突破人體第一道防線后進入內環境,首先是作為第二道防線的吞噬細胞發起攻擊,然后才是特異性免疫如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發生,其中抗原刺激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兩種,發生體液免疫反應.
故答案為:
(1)傳入神經 負電位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2)大腦皮層 神經-體液調節
(3)吞噬細胞 漿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神經調節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理解反射弧結構、突觸結構、神經細胞膜電位的變化、神經遞質作用后會被滅活,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工程中相關知識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蛋白質工程改造或制造蛋白質,必須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來實現
B.動物細胞培養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生長素和腎上腺素等
C.胚胎移植中受體母畜必須處于與供體母畜同期發情的狀態
D.生態工程追求經濟與生態的雙贏,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麥在揚花期受到大風襲擊,影響了傳粉,農民給小麥田噴灑了一定濃度的生長素,他認為這樣能避免小麥減產 | |
B. | 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對于蝌蚪會停止生長發育因而不能形成青蛙成體,對于幼年人會得呆小癥,對于成年人耗氧量會增加 | |
C. | 切除動物的垂體后,動物血液中的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都會減少,而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會增加 | |
D. | 激素間的協同作用對于維持動物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激素間的拮抗作用對機體是不利的,機體能通過反饋調節來緩解這種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有體液免疫才需要抗體的參與,只有細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細胞的參與 | |
B. |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分別組成人體防止病原體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線 | |
C. | 對侵入人體的病原體由體液免疫發揮作用,對癌細胞由細胞免疫發揮作用 | |
D. | 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需要經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將病毒徹底消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試管編號 實驗步驟 | 試管1 | 試管2 | 試管3 | |
PH=8緩沖液(ml) | 1 | 1 | 1 | |
甲提取液(ml) | 0.8 | |||
甲提取液(ml) | 0.8 | |||
甲提取液(ml) | 0.8 | |||
淀粉溶液(ml) | 2 | 2 | 2 | |
各試管放入45℃的恒溫水浴中保溫適宜時間 | ||||
取出上述三支試管,冷卻后滴入碘液 | ||||
顏色深淺程度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漿細胞多數來源于B細胞直接受到抗原的刺激 | |
B. | 記憶B細胞在處理抗原后,能迅速產生抗體 | |
C. | 漿細胞產生于T細胞呈遞抗原之前 | |
D. | 漿細胞能產生抗體,通過抗原-抗體的結合,抑制抗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試劑 | 試管號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麥芽糖標準液(mL) | 0 | 0,2 | 0,6 | 1,0 | 1,4 | 1,6 | 2,0 |
蒸餾水(mL) | 2,0 | 1,8 | 1,4 | 1,0 | X | Y | Z |
斐林試劑(mL)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