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果蠅第Ⅱ號染色體上的片段與第Ⅲ號染色體上的片段發生交換 | |
B. | 整個染色體組成倍增加或減少 | |
C. | 人的紅細胞β珠蛋白基因中堿基對A-T替換成T-A | |
D. |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
分析 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這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進而產生新基因;
(2)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包括兩種類型,①自由組合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著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交叉互換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換而發生重組.此外,某些細菌(如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在人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產生基因重組.
(3)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重復、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體數目變異.
解答 解:A、果蠅第Ⅱ號染色體上的片段與第Ⅲ號染色體上的片段發生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A正確;
B、整個染色體組成倍增加或減少,這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B錯誤;
C、人的紅細胞β珠蛋白基因中堿基對A-T替換成T-A,這屬于基因突變,C錯誤;
D、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這屬于基因重組,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變異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生物變異的類型及特點,能正確區分各種變異的類型,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人一次性吃了很多的橘子后,血液的pH只發生較小范圍的波動 | |
B. | 健康人的內環境的每一種成分都處于動態平衡中 | |
C. | 人劇烈運動導致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即可維持人體穩態 | |
D. | 人體紅細胞內O2要進入組織細胞中參與氧化分解有機物,至少要通過12層磷脂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無機鹽是細胞中含量很少的無機物,僅占細胞鮮重的1%~2% | |
B. | 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
C. | 細胞進行脂肪、DNA、RNA等物質合成時都需要磷酸鹽 | |
D. | K是構成細胞的大量元素,對維持細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如果細胞1是垂體細胞,細胞2可以表示甲狀腺細胞 | |
B. | 細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質類物質 | |
C. | 如果細胞1是胰島B細胞,則細胞2只能表示肝細胞 | |
D. | 該圖可以表示體液調節或神經調節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食物缺碘--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 B. | 飼喂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 | ||
C. | 氣溫降低--甲狀腺激素 | D. | 進食--胰島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多樣性 | B. | 分割性 | C. | 統一性 | D. | 差異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羅伯特•胡克觀察木栓組織,并命名細胞 | |
B. | 列文虎克觀察紅細胞、細菌等,并命名細胞 | |
C. | 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細胞是動植物的構成單位 | |
D. | 耐格里提出細胞分裂產生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溫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強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2小時后CO2變化量(g) | -0.5 | +0.1 | -1.5 | +0.4 | -3.0 | +1.0 | -3.1 | +0.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