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某人一次性吃了很多的橘子后,血液的pH只發生較小范圍的波動 | |
B. | 健康人的內環境的每一種成分都處于動態平衡中 | |
C. | 人劇烈運動導致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即可維持人體穩態 | |
D. | 人體紅細胞內O2要進入組織細胞中參與氧化分解有機物,至少要通過12層磷脂分子 |
分析 關于“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應掌握以下幾點:
(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呈現動態平衡的過程;
(2)定義: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4)層面:水、無機鹽、血糖、體溫等的平衡與調節.
解答 解:A、人體血液中存在緩沖物質,能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定,因此某人吃了較多的橘子后,血液的pH只發生較小范圍的波動,A正確;
B、內環境穩態的實質:健康人的內環境的每一種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于動態平衡中,B正確;
C、大量出汗會導致人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因此除了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還需要補充適量的鹽才可維持人體穩態,C錯誤;
D、紅細胞內的氧氣穿過紅細胞膜、毛細血管壁(2層細胞膜)、細胞膜、線粒體膜(2層膜)進入線粒體內被利用,共穿過了6層膜,即6層磷脂雙分子層,12層磷脂分子,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內環境的組成,掌握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明確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能保持相對穩定;識記內化境穩態的概念及調節機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高考沖刺(3)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經歷草本、灌木、喬木的演替過程中,部分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該群落演替為次生演替的依據是 .從第3年起,艾蒿種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 .
(2)白楊林的出現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又為動物創造了 ,物種豐富度進一步提高.
(3)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鼠的種群密度時,由于鼠對捕鼠器有記憶,重捕獲的機會減少,則所得數據比實際結果 .幾年后,鼠害日益猖獗,有效降低鼠種群密度的措施有 .
(4)圖表示該生態系統第6年植物被植食動物利用的有關情況.圖中數據表示各部分有機物中的含碳量,單位kg/(hm2•a).
若將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折合為葡萄糖進行計算,已知1kg葡萄糖儲存的能量為1.6×104kJ,該生態系統總面積為100hm2,則第6年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 ,第一營養級與第二營養級間能量傳遞效率是 .⑤中的“不可利用”部分是指 中的含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I處Na+外流,K+內流 | B. | 引起屈肌舒張,伸肌收縮 | ||
C. | 只有在III處測到膜電位變化 | D. | 乙處的突觸前膜釋放大量乙酰膽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 |
B. | 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 |
C. |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 | |
D. | 基因是染色體上的一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二者都有著絲點的分裂 | |
B. | 二者都有中心體的復制與紡錘體的形成 | |
C. | 二者的細胞都出現細胞質分裂 | |
D. | 二者都有同源染色體的聯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酵母菌、乳酸菌都有細胞結構,都有染色體 | |
B. | 酵母菌、硝化細菌都不含葉綠素,且都有細胞壁,都有DNA | |
C. | 硝化細菌、發菜都是原核生物,且遺傳物質都主要是DNA | |
D. | 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統一性,也揭示了細胞的多樣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果蠅第Ⅱ號染色體上的片段與第Ⅲ號染色體上的片段發生交換 | |
B. | 整個染色體組成倍增加或減少 | |
C. | 人的紅細胞β珠蛋白基因中堿基對A-T替換成T-A | |
D. |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