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食物缺碘--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 B. | 飼喂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 | ||
C. | 氣溫降低--甲狀腺激素 | D. | 進食--胰島素 |
分析 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降低時,對下丘腦和垂體的抑制作用減弱,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從而使血液中甲狀腺激素不致過少.
解答 解:A、食物缺碘,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對下丘腦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抑制作用減弱,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升高,A正確;
B、飼喂甲狀腺激素,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對垂體的抑制作用增強,促甲狀腺激素含量下降,B錯誤;
C、氣溫降低,下丘腦和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活動增強,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C正確;
D、進食后,血糖含量增加,胰島素分泌增加,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及血糖平衡調節過程,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二者都有著絲點的分裂 | |
B. | 二者都有中心體的復制與紡錘體的形成 | |
C. | 二者的細胞都出現細胞質分裂 | |
D. | 二者都有同源染色體的聯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多肽鏈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是由DNA中特有的堿基排列順序決定的 | |
B. | 圖中多肽至少含有一個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個氨基(位于第30位) | |
C. | 用特殊水解酶選擇性除去圖中的3個甘氨酸,形成的產物比原多肽多5個氧原子 | |
D. | 用特殊水解酶選擇性除去圖中的3個甘氨酸,形成的產物中有4條多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高考沖刺(3)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動、植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動物細胞沒有原生質層,因此不能發生滲透作用
B.動物細胞膜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有關
C.葉綠體產生的ATP可以為細胞各種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D.動、植物細胞實現細胞間信息交流都必須依賴于細胞膜表面的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果蠅第Ⅱ號染色體上的片段與第Ⅲ號染色體上的片段發生交換 | |
B. | 整個染色體組成倍增加或減少 | |
C. | 人的紅細胞β珠蛋白基因中堿基對A-T替換成T-A | |
D. |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①是自然選擇,②是種群基因頻率,③是生殖隔離 | |
B. | 突變和基因重組是隨機的、不定向的,它為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 |
C. | 地理隔離不一定產生③,而種群基因庫間的差異是產生③的根本原因 | |
D. | 某個生物個體體細胞產生基因突變,也必然會影響②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64% | B. | 36% | C. | 24% | D. | 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哈爾濱六中高三第三次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為孟德爾用豌豆做雜交試驗過程圖解,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親本中,父本的性狀是 ,使用剪刀完成操作①叫做 ;使用毛筆完成操作②叫做 。為了確保雜交實驗成功,①的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時間上要在花粉 進行;操作過程中要干凈、全部徹底,操作后要 處理。
(2)若親本皆為純合子,雜交得到子一代全為高莖,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的性狀中,出現高莖和矮莖兩種性狀,這種現象叫做 。
(3)用字母D和d表示高莖和矮莖,請畫出第(2)問中遺傳過程全部遺傳圖解(注明子二代中兩種性狀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