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別加等量的蒸餾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c試管中各加5mL第2天的提取液,在b、d試管中各加5mL第4天的提取液。如圖: 在a、b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在c、d試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試劑,煮沸.觀察比較顏色,結果是( )
A.a、b試管呈藍色,且a比b顏色淺;c、d試管呈磚紅色,且c比d顏色淺 |
B.a、b試管呈藍色,且a比b顏色深;c、d試管呈磚紅色,且c比d顏色淺 |
C.a、b試管呈藍色,且a比b顏色淺;c、d試管呈磚紅色,且c比d顏色深 |
D.a、b試管呈藍色,且a比b顏色深;c、d試管呈磚紅色,且c比d顏色深 |
B
解析試題分析:香蕉果實成熟過程中,果實中的貯藏物不斷代謝轉化,如淀粉→還原糖,香蕉逐漸變甜。由圖可知:在a、b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是檢測淀粉量,在c、d試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試劑,是檢測還原糖量;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香蕉果肉相比較,前者淀粉含量多,碘液檢測顏色深,轉化的還原糖少,斐林試劑檢測顏色淺;后者淀粉含量少,碘液檢測顏色淺,轉化的還原糖多,斐林試劑檢測顏色深。B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物質鑒定的知識。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有J型和S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J型和S型增長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和食物的關系 |
B.J型和S型增曲線均是概念模型的一種表現形式 |
C.K/2開始增長速率逐漸下降,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D.K/2是魚類捕撈、蟲害鼠害防止的最佳時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細胞物質運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葉綠體合成的ATP需要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
B.突觸前神經元在受到刺激時能釋放神經遞質 |
C.溶酶體內的酶由核糖體合成、并經過一系列加工后運人 |
D.內質網的膜結構成分可以通過高爾基體轉移到細胞膜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利用生物學知識和生物學觀點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嚴重缺鐵的病人可能會出現乳酸中毒 |
B.當人在輕度缺氧環境中生活一段時間后,成熟的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數量會增加 |
C.種子庫中貯藏的風干種子不進行呼吸作用 |
D.一般來說,保持連續分裂的細胞較難衰老,但其壽命比較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假定某等位基因a位于X染色體上,隱性純合致死(合子或胚胎),一男子XaY與一女性XAXa婚配,從理論上分析,這對夫婦所生小孩性別比例(男孩:女孩)是( )
A.1:1 | B.2:0 | C.2:1 | D.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用高濃度的糖溶液飼喂一只動物,在接下來的3小時內,每隔半小時檢查該動物血液中血糖的濃度。下表是這項試驗的結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食用糖后的時間(min)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血糖濃度(mg/dL) | 75 | 125 | 110 | 90 | 75 | 75 | 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細胞衰老、細胞凋亡、細胞壞死的描述,錯誤的是
A.細胞衰老一定會導致個體的衰老 |
B.細胞凋亡對機體有積極的意義 |
C.小明滑倒后膝蓋淤青,該部位細胞有部分壞死 |
D.衰老的個體內,也有新細胞產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1976年,美國的H.Boyer教授首次將人的生長抑制素釋放因子的基因轉移到大腸桿菌,并獲得表達。此文中的“表達”是指該基因在大腸桿菌 ( )
A.能進行DNA復制 |
B.能傳遞給細菌后代 |
C.能合成人的生長抑制素釋放因子 |
D.能合成人的生長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
B.酶不一定只在細胞內起催化作用
C.強酸、強堿或高溫、低溫都會使酶永久失活
D.人體內的酶也在不斷地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