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有J型和S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J型和S型增長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和食物的關系 |
B.J型和S型增曲線均是概念模型的一種表現形式 |
C.K/2開始增長速率逐漸下降,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D.K/2是魚類捕撈、蟲害鼠害防止的最佳時期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遺傳物質基礎知識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B.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通過基因控制酶的合成引起的 |
C.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 |
D.游離脫氧核苷酸連接成DNA分子時需DNA聚合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攪拌時間與放射性強弱關系的曲線圖,實驗過程中被感染的細菌基本沒有發生裂解。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實驗中用35S、32P分別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DNA |
B.實驗過程中充分攪拌能使所有的噬菌體與細菌脫離 |
C.實驗結果說明適宜的攪拌時間為2min左右 |
D.此實驗能證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表是用不同濃度的吲哚乙酸浸泡綠豆種子24小時后播種,發芽第5天幼根、胚軸生長的情況,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促進綠豆幼根生長的最適浸種濃度一定是10-9 mol/L |
B.10-5mol/L的濃度時對綠豆根的生長一定是抑制作用 |
C.促進花生等其它植物種子胚軸生長的最適浸種濃度也一定是10-5 mol/L左右 |
D.綠豆幼根對生長素濃度的敏感性一定大于胚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別加等量的蒸餾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c試管中各加5mL第2天的提取液,在b、d試管中各加5mL第4天的提取液。如圖: 在a、b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在c、d試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試劑,煮沸.觀察比較顏色,結果是( )
A.a、b試管呈藍色,且a比b顏色淺;c、d試管呈磚紅色,且c比d顏色淺 |
B.a、b試管呈藍色,且a比b顏色深;c、d試管呈磚紅色,且c比d顏色淺 |
C.a、b試管呈藍色,且a比b顏色淺;c、d試管呈磚紅色,且c比d顏色深 |
D.a、b試管呈藍色,且a比b顏色深;c、d試管呈磚紅色,且c比d顏色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冶實驗中,對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進行了
三次觀察(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第一次觀察時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較大的無色細胞質基質區域 |
B.第二次觀察時可以發現細胞質壁分離首先發生在細胞的角隅處 |
C.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體,以免污染鏡頭 |
D.為了節約實驗時間,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顯微觀察步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屬于生態系統食物網特征的是( )
A.一種生物只能被另一種生物捕食 |
B.食物鏈的環節數是無限的 |
C.一種生物可能屬于不同的營養級 |
D.食物網上生物之間都是捕食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近年我國在近海海域實行“伏季休漁”,其目的是( )
A.控制捕魚的大小和數量,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
B.檢測漁船和捕魚器械,節省燃料 |
C.防止“赤潮”的出現和海水污染惡化 |
D.實施分區管理,避免漁事糾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野兔進入某草原后的種群增長情況,對該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B段兔群數量較少的原因是性別比例失調 |
B.BC段兔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 |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爭在進一步加劇 |
D.DE段兔群的增長率幾乎為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