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漁業生產中,合理使用網眼尺寸較大的網具進行捕撈,有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下列不正確的解釋是( )
A.更多幼小的個體逃脫,得到生長和繁殖的機會 |
B.減少捕撈強度,保持足夠的種群基數 |
C.維持良好的年齡結構,有利于種群數量的恢復 |
D.改變性別比例,提高種群出生率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2013年6月廣州白云山出現了毛毛蟲成災現象。現有研究人員研究毛毛蟲發生期開放和封閉條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頭/葉)的毛毛蟲種群密度變化,各實驗組均放置規格、數量相同的同種樹葉,結果如下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初始密度相同的種群開放條件下先于封閉條件下衰退,可能與遷出有關 |
B.初始密度相同的種群開放條件下先于封閉條件下達到密度峰值,可能與遷入有關 |
C.開放和封閉條件下種群數量均在達到K值時開始衰退 |
D.開放和封閉條件下種內斗爭均在種群衰退時開始減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退火溫度是影響PCR特異性的較重要的因素。變性后溫度快速冷卻至40~60 ℃,可使引物和模板發生結合。PCR的結果可不考慮原來解旋開的兩個DNA模板鏈的重新結合,原因不包括( )
A.由于模板DNA比引物復雜得多 |
B.引物和模板之間的碰撞結合機會遠遠高于模板互補鏈之間的碰撞 |
C.加入引物的量足夠多而模板鏈數量少 |
D.模板鏈加熱解旋已經變性不可能再次結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是關于“檢測土壤中細菌總數”實驗操作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
A.用蒸餾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經高溫、高壓滅菌后倒平板 |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釋液和無菌水各0.1 mL,分別涂布于各組平板上 |
C.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平板倒置,37 ℃恒溫培養24~48小時 |
D.確定對照組無菌后,選擇菌落數在300以上的實驗組平板進行計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櫻桃番茄為材料進行果酒、果醋發酵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是嗜溫菌,所以果酒發酵所需的最適溫度較高 |
B.先供氧進行果醋發酵,然后隔絕空氣進行果酒發酵 |
C.與人工接種的發酵相比,自然發酵獲得的產品品質更好 |
D.適當加大接種量可以提高發酵速率、抑制雜菌生長繁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細菌培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瓊脂固體培養基上長出的單個菌落含有多種細菌 |
B.在培養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進細菌生長 |
C.向液體培養基中通入氧氣能促進破傷風桿菌的生長 |
D.在半固體培養基中接種細菌培養后可以觀察其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
B.植物和動物以及它們擁有的全部基因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
C.過度的人為干擾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 |
D.種群在生態系統中所占據的位置變化可以提高物種的多樣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人發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運動,以支援糧食短缺地區的災民。運用生態學知識對此的合理解釋是( )
A.多吃肉食會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 |
B.直接以低營養級的生物為食將消耗生態系統更多的能量 |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糧食總量更多 |
D.節省的肉食可以幫助災民提高營養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島嶼上生活著一種動物,其種群數量多年維持相對穩定。該動物個體從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個月。下圖為某年該動物種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齡結構(每月最后一天統計種群各年齡組的個體數)。關于該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種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為零 |
B.天敵的遷入可影響該種群的年齡結構 |
C.該種群的年齡結構隨著季節更替而變化 |
D.大量誘殺雄性個體不會影響該種群的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