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X、Y處于第二周期,Z、W處于第三周期.
Ⅰ.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最外層電子數為6,故Z為S元素,可推知X為N元素、Y為O元素、W為Cl;
Ⅱ.若Y和Z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為22,設Y電子數為y,則z電子數為y+8,則y+y+8=22,解得y=7,故Y為N元素、X為C元素、Z為P元素、W為S元素.
解答 解: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X、Y處于第二周期,Z、W處于第三周期.
Ⅰ.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最外層電子數為6,故Z為S元素,可推知X為N元素、Y為O元素、W為Cl.
(1)W為C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VⅡA族,故答案為:第三周期VⅡA族;
(2)Y和Z可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SO2、SO3,故答案為:SO2、SO3;
(3)Cu元素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NO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2NO3-+8H+=2NO↑+3Cu2++4H2O,故答案為:3Cu+2NO3-+8H+=2NO↑+3Cu2++4H2O;
Ⅱ.若Y和Z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為22,設Y電子數為y,則z電子數為y+8,則y+y+8=22,解得y=7,故Y為N元素、X為C元素、Z為P元素、W為S元素.
(1)非金屬性N>P,故氫化物穩定性:NH3>PH3,非金屬S>P,故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由強到弱順序為H2SO4>H3PO4,故答案為:NH3>PH3;H2SO4>H3PO4;
(2)用電子式表示CS2的形成過程為:,故答案為:
;
(3)發生反應:C+2H2SO4(濃)$\frac{\underline{\;\;△\;\;}}{\;}$CO2↑+2SO2↑+2H2O,當電子轉移0.4mol時,參加反應的C為0.1mol,故生成氣體為0.1molCO2、0.2molSO2,產生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是(0.1mol+0.2mol)×22.4L/mol=6.72L,故答案為:6.72L.
點評 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側重對元素周期律與化學用語的考查,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OH溶液 | B. | 新制的Cu(OH)2懸濁液 | ||
C. | 碘水 | D. | 溴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2molH2發生加成反應 | |
B. | 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9H8O | |
C. | 加熱時,該物質能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 | |
D. | 該物質既能發生加成反應,也能發生取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用濃溴水區分兩種酸 | |
B. | 可用紅外光譜區分兩種酸 | |
C. | 等物質的量的兩種酸,分別于足量鈉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 | |
D. | 兩種酸分子中所以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u+2AgNO3═Cu(NO3)2+2Ag | B. | 2Fe+O2+2H2O═2Fe(OH)2 | ||
C. | NaOH+HCl═NaCl+H2O | D. | 2H2+O2═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在高溫下發生了鈍化 | B. | 金越煉硬度越大 | ||
C. |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變質 | D. | 金的硬度大,高溫下難于變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離子晶體中一定含有離子鍵 | |
B. | 分子晶體中一定含有共價鍵 | |
C. | 氧化鈉和過氧化鈉中含有的化學鍵種類相同 | |
D. | 通常情況下水分子較穩定,是因為水分子間存在氫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