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 | KMnO4 | K2CO3 | KHCO3 | K2SO4 | CH3COOK |
20℃溶解度 | 6.4 | 111 | 33.7 | 11.1 | 217 |
分析 由題目信息,可知二氧化錳與KOH煅燒生成K2MnO4,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與溶液中氫氧化鈉反應,調節pH,由工藝流程可知,CO2使MnO42-發生歧化反應,生成MnO4-和MnO2,根據元素守恒可知,會生成K2CO3,利用溶解度不同進行結晶分離.若通入CO2太多,會生KHCO3,濾液中含有KHCO3、KMnO4,在加熱濃縮時,會有KHCO3晶體和KMnO4晶體一起析出,導致得到的KMnO4產品的純度降低.
(1)煅燒暴露在空氣中煅燒混合物,由題目信息,可知二氧化錳與KOH煅燒生成K2MnO4,由電子轉移守恒可知,應有氧氣參加反應,根據H元素守恒應有水生成,配平書寫方程式;
(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與溶液中氫氧化鈉反應,調節pH,CO2使MnO42-發生歧化反應,生成MnO4-和MnO2,根據元素守恒可知,會生成K2CO3;
(3)電解K2MnO4溶液得到KMnO4,Mn元素發生氧化反應,故溶液中水電離的氫離子放電,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同時得到KOH;
由圖可知,陽離子由左室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右室,故左室為陰極室,右室為陰極室,溶液中生成KOH;
陽離子交換膜防止錳酸根進入陰極區被還原.
解答 解:由題目信息,可知二氧化錳與KOH煅燒生成K2MnO4,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與溶液中氫氧化鈉反應,調節pH,由工藝流程可知,CO2使MnO42-發生歧化反應,生成MnO4-和MnO2,根據元素守恒可知,會生成K2CO3,利用溶解度不同進行結晶分離.若通入CO2太多,會生KHCO3,濾液中含有KHCO3、KMnO4,在加熱濃縮時,會有KHCO3晶體和KMnO4晶體一起析出,導致得到的KMnO4產品的純度降低.
(1)煅燒暴露在空氣中煅燒混合物,由題目信息,可知二氧化錳與KOH煅燒生成K2MnO4,由電子轉移守恒可知,應有氧氣參加反應,根據H元素守恒應有水生成,配平后方程式為2MnO2+4KOH+O2$\frac{\underline{\;高溫\;}}{\;}$2K2MnO4+2H2O,
故答案為:2MnO2+4KOH+O2$\frac{\underline{\;高溫\;}}{\;}$2K2MnO4+2H2O;
(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與溶液中氫氧化鈉反應,調節pH,CO2使MnO42-發生歧化反應,生成MnO4-和MnO2,根據元素守恒可知,會生成K2CO3,有關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MnO42-+2CO2═2MnO4-+MnO2↓+2CO32-,
故答案為:3MnO42-+2CO2═2MnO4-+MnO2↓+2CO32-;
(3)電解K2MnO4溶液得到KMnO4,Mn元素發生氧化反應,故溶液中水電離的氫離子放電,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同時得到KOH,電解反應方程式為:2K2MnO4+2H2O$\frac{\underline{\;電解\;}}{\;}$2KMnO4+H2↑+2KOH;
由圖可知,陽離子由左室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右室,故左室為陰極室,右室為陰極室,溶液中生成KOH,故A溶液應為KOH溶液;
陽離子交換膜防止錳酸根進入陰極區被還原,提高了Mn元素利用率,
故答案為:2K2MnO4+2H2O$\frac{\underline{\;電解\;}}{\;}$2KMnO4+H2↑+2KOH;KOH溶液;陽離子交換膜防止錳酸根進入陰極區被還原.
點評 本題考查實驗制備方案,涉及化學工藝流程、儀器與試劑選擇、對實驗條件的控制、電解應用、對題目信息獲取與應用等,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與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銅與濃硫酸反應放出SO2:Cu+4H++SO42-═Cu2++SO2↑+2H2O | |
B. | 加熱NH4Cl和氫氧化鈉固體混合物:NH4++OH-═NH3↑+H2O | |
C. | 稀硝酸與過量的鐵屑反應:Fe+4H++NO3-═Fe3++NO↑+2 H2O | |
D. | 氯氣通入FeCl2溶液中:Cl2+2Fe2+═2Fe3++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沸點(℃) | 密度(g•cm-3) | |
苯甲酸 | 249 | 1.2659 |
苯甲酸乙酯 | 212.6 | 1.05 |
乙醇 | 78.5 | 0.7893 |
環己烷 | 80.8 | 0.7785 |
乙醚 | 34.51 | 0.7318 |
環己烷、乙醇和水共沸物 | 6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中的“絲”、“淚”分別是纖維素和油脂 | |
B. | 乙醇、金屬鈉和乙酸分別屬于非電解質、非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 |
C. | Na2O2、Al2O3、C4H10分別屬于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和離子化合物 | |
D. | 煤的氣化、石油的分餾分別是化學變化、物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下,23g乙醇和甲酸的混合物中含有O-H鍵的數目為0.5NA | |
B. | 40g SiC中含有Si-C鍵的數目為2NA | |
C. | 標準狀況下,22.4L乙醛含有分子的數目為NA | |
D. | 2mol亞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17H31COOH)中含有雙鍵的數目是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