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制備硫酸銅和硫酸鋁晶體的流程:Cu、Al、Fe及少量Au、Pt等金屬的混合物和稀硫酸、濃硝酸混合酸后加熱,Cu、Al、Fe發生反應Cu+4H++2NO3-$\frac{\underline{\;\;△\;\;}}{\;}$Cu2++2NO2↑+2H2O 或3Cu+8H++2NO3-$\frac{\underline{\;\;△\;\;}}{\;}$3Cu2++2NO↑+4H2O,Au、Pt和酸不反應,所以濾渣1的成分是Pt和Au,濾液1中的離子是Cu2+、Al3+、Fe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將Fe2+氧化為Fe3+,過氧化氫做氧化劑不引入雜質,對環境無污染,調節溶液PH鐵離子和鋁離子全部沉淀后過濾得到氫氧化鐵、氫氧化鋁沉淀和濾液硫酸銅,所以濾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Al(OH)3,濾液2冷卻結晶得到五水合硫酸銅,將五水合硫酸銅在坩堝中加熱脫水制得硫酸銅,在濾渣2中加H2SO4,生成Fe2(SO4)3和Al2(SO4)3,再加Al粉和Fe2(SO4)3生成Al2(SO4)3,蒸發、冷卻、結晶、過濾可得硫酸鋁晶體.
(1)H2O2的作用是將Fe2+氧化為Fe3+,Fe3+與OH-反應生成Fe(OH)3沉淀,據此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
(2)由Al2(SO4)3溶液經過加熱蒸發、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獲得Al2(SO4)3•18H2O晶體;
(3)0.98 g Cu(OH)2受熱分解得到的氧化物A、B應為CuO和Cu2O,結合生成A的質量為0.8 g,可知A是CuO,則B是Cu2O;結合圖象可知高溫時CuO分解為Cu2O,即高溫時Cu2O較穩定,加熱時CuO可將NH3氧化為N2,CuO被還原為單質Cu,現象是硬質玻璃管中黑色固體變成紅色,燒杯中導管口部產生氣泡,有無色、無味氣體生成.
解答 解:稀硫酸、濃硝酸混合酸后加熱,Cu、Al、Fe發生反應生成Cu2+、Al3+、Fe2+;所以濾渣1 的成分是Pt和Au,濾液1中的離子是Cu2+、Al3+、Fe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把Fe2+氧化為Fe3+,該氧化劑的優點是不引入雜質,產物對環境物污染,調溶液PH的目的是使Fe3+和Al3+形成沉淀.所以濾液2的成分是Cu2+,經蒸發結晶可得到CuSO4•5H2O晶體,濾渣2的成分為氫氧化鐵和氫氧化鋁,在濾渣中加NaOH,和Al(OH)3反應生成NaAlO2,再在濾液中加H2SO4生成Al2(SO4)3,蒸發、冷卻、結晶、過濾可得硫酸鋁晶體.
(1)步驟②是在堿性條件下H2O2與Fe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Fe3+與OH-,Fe3+與OH-反應生成Fe(OH)3沉淀,反應為:2Fe2++H2O2+4OH-═2Fe(OH)3,
故答案為:2Fe2++H2O2+4OH-═2Fe(OH)3;
(2)由濾渣2制取Al2(SO4)3•18H2O,在濾渣中加H2SO4,生成Fe2(SO4)3和Al2(SO4)3,再加Al粉和Fe2(SO4)3生成Al2(SO4)3,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可得硫酸鋁晶體,所以最后的操作步驟為過濾、洗滌、干燥,
故答案為:過濾、洗滌、干燥;
(3)0.98gCu(OH)2固體物質的量為:0.01mol,依據分解圖象分析判斷,100°C時氫氧化銅分解產物為0.8g,高溫1100°C得到B為0.72g,根據氫氧化銅分解生成氧化銅和水判斷,Cu(OH)2$\frac{\underline{\;\;△\;\;}}{\;}$CuO+H2O;氧化銅摩爾質量為80g/mol,所以推斷A為CuO,B為Cu2O,依據溫度圖象可知Cu2O比CuO穩定,如CuO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Cu和N2,則可觀察到硬質玻璃管中黑色固體變成紅色,燒杯中導管口部產生氣泡,有無色、無味氣體生成,
故答案為:CuO;較穩定;硬質玻璃管中黑色固體變成紅色,燒杯中導管口部產生氣泡,有無色、無味氣體生成.
點評 本題考查制備硫酸銅和硫酸鋁晶體的實驗設計,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以及實驗的原理和方法,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的燃燒熱(△H)是285.8kJ•mol-1 | |
B. | 反應2H2O(g)=2H2(g)+O2(g)H2的焓變(△H)是571.6kJ•mol-1 | |
C. | 反應2H2O(l)=2H2(g)+O2(g)只能在電解條件下進行 | |
D. | 反應2H2O(l)=2H2(g)+O2(g)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自發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1mol•L-1稀硫酸100mL中含有硫酸根個數為0.1NA | |
B. | 1mol CH3+(碳正離子)中含有電子數為10NA | |
C. | 2.4g金屬鎂與足量的鹽酸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NA | |
D. | 12.4g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數為O.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物質 | KMnO4 | K2CO3 | KHCO3 | K2SO4 | CH3COOK |
20℃溶解度 | 6.4 | 111 | 33.7 | 11.1 | 2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H=2的HA溶液與pH=12的M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7,則HA為弱酸 | |
B. | 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種溶液:c(NaOH)<c(Na2CO3)<c(CH3COONa) | |
C. | 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2mol•L-1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體積混合:2c(Na+)=c(CH3COO-)+c(CH3COOH)=0.2mol•L-1 | |
D. | 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