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從整個循環來看,利用該方法得到的氫能來源于太陽能 | |
B. | 上述制氫氣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6H10O5)n+7nH2O$\stackrel{酶}{→}$ 6nCO2↑+12nH2↑ | |
C. | 氫元素的三種同素異形體${\;}_{1}^{1}H$、${\;}_{1}^{2}H$、${\;}_{1}^{3}H$,能形成六種單質 | |
D. | 從化學的本質看該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
分析 A、利用淀粉與纖維素制取氫氣,淀粉與纖維素來源于綠色植物,即太陽能轉化為為化學能,化學能轉化為為氫能;
B、依據所給信息:淀粉或纖維素與水在酶作用下轉變為二氧化碳和氫氣的方法制氫氣,反應物為淀粉或纖維素和水,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和氫氣;
C、氫元素的三種同素異形體${\;}_{1}^{1}H$、${\;}_{1}^{2}H$、${\;}_{1}^{3}H$,只能形成氫氣一種單質;
D、有化合價的變化即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據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A、綠色植物的化學能來源于光能,即太陽能,化學能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氫能,那么從整個循環來看,利用該方法得到的氫能來源于太陽能,故A正確;
B、由題意可知,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6H10O5)n+7nH2O$\stackrel{酶}{→}$ 6nCO2↑+12nH2↑,故B正確;
C、三種原子的任意組合可以得到五種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氫氣分子,氫氣單質只有一種,故C錯誤;
D、此反應中H元素與C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變化,有化合價變化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D正確,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氧化還原反應判斷、同位素以及單質的概念等,綜合性較強,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Cl-)>c(NH4+)>c(H+)>c(OH-) | B. | c(Cl-)>c( NH4+)>c(OH-)>c(H+) | ||
C. | c( NH4+)>c(Cl-)>c(OH-)>c(H+) | D. | c( NH4+)+c(NH3.H2O)=c(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鋁鎂合金的硬度較大,鈉鉀合金的硬度較小 | |
B. | 因為鈉的金屬性比鎂要強,所以鈉的熔點比鎂要高 | |
C. | 鎂能置換硫酸銅中的銅,鈉也能置換硫酸銅中的銅 | |
D. | 在空氣中都能被點燃,生成的產物都是氧化物,無過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制NH3 | B. | ![]() 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制氯氣 | ||
C. | ![]() 用鋅粒和稀硫酸制H2 | D. | ![]() 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淀粉、纖維素、油脂、蛋白質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 |
B. | 筆和墨的原料中都存在蛋白質 | |
C. | 紙的主要成分屬于糖類 | |
D. | 將新鮮的土豆切開,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切面變藍,說明土豆中含有Cu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 化合物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H4Cl | 29.3 | 37.2 | 45.8 | 55.3 | 65.6 | 77.3 |
ZnCl2 | 343 | 395 | 452 | 488 | 541 | 614 |
化合物 | Zn(OH)2 | Fe(OH)2 | Fe(OH)3 |
Ksp近似值 | 10-17 | 10-17 | 10-3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