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D的結構簡式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團為羧基、醚鍵;
對比B、C結構可知,B與對甲基苯酚發生酯化反應,甲基間位的C-H鍵斷裂與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形成六元環;
(2)由信息可知,對比苯甲醛與乙醛反應得到A為;
(3)苯甲醛與銀氨溶液反應氧化反應得到苯甲酸銨、Ag、氨氣與水;
(4)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條件:①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說明含有不飽和鍵,可以是碳碳三鍵等,②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說明含有酚羥基,結合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書寫;
(5)與CH3CHO在氫氧化鈉、加熱條件下得到
,再用新制氫氧化銅氧化、然后酸化得到
,再與SOCl2發生取代反應得到
,最后與NH(CH3)2反應得到
.
解答 解:(1)由D的結構簡式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團為羧基、醚鍵;
對比B、C結構可知,B與對甲基苯酚發生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甲基間位的C-H鍵斷裂與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形成六元環,
故答案為:羧基、醚鍵;取代反應、加成反應;
(2)由信息可知,對比苯甲醛與乙醛反應得到A為,
故答案為:;
(3)苯甲醛與銀氨溶液反應氧化反應得到苯甲酸銨、Ag、氨氣與水,反應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4)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條件:①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說明含有不飽和鍵,可以是碳碳三鍵等,②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說明含有酚羥基,③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
等,
故答案為:等;
(5)與CH3CHO在氫氧化鈉、加熱條件下得到
,再用新制氫氧化銅氧化、然后酸化得到
,再與SOCl2發生取代反應得到
,最后與NH(CH3)2反應得到
,合成路線流程圖:
,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合成與推斷、官能團的結構與性質、有機反應類型、限制條件同分異構體書寫等,注意利用轉化關系中隱含信息進行合成路線設計,較好的考查學生信息獲取與知識遷移運用能力,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石油、煤、天然氣、油脂都屬于化石燃料 | |
B. | 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又稱為皂化反應 | |
C. | 分子式為(C6H10O5)n的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 | |
D. | 蔗糖是還原性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7g NH3所含的電子數是 10NA | |
B. | 常溫常壓下,22.4L氧氣含氧原子數為2NA | |
C. | 5.6g鐵粉與足量Cl2反應,失去的電子數為0.2NA | |
D. | 2.3g金屬鈉全部變成鈉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是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相同條件下NaHCO3比Na2CO3更 穩定 | |
B. | 向等量的Na2CO3和NaHCO3固體中分別滴加同濃度的鹽酸,后者產生氣泡速率快 | |
C. | 相同條件下NaHCO3比Na2CO3更易溶于水 | |
D. | 經實驗測定,Na2CO3溶液顯堿性,說明Na2CO3屬于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 |
A | 分別加熱Na2CO3和NaHCO3固體 | 試管內壁都有水珠 | 兩種物質均受熱分解 |
B |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足量H2O2 | 溶液的紫紅色消失 | 雙氧水有漂白性 |
C | 向含I-的無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 | 加入淀粉后溶液變成藍色 | 氧化性:Cl2>I2 |
D |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稀鹽酸 | 產生白色沉淀 | 該無色溶液中一定存在Ag+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